汪雨婷(Melody)
中國安徽
汪雨婷今年才19歲,剛從Blakehurst高中畢業,剛入讀新南威爾士大學本科音樂和教育雙學位,是今次獲提名的華裔候選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從安徽來澳僅兩年半,已經能講一口流利地道的英文,這或許與她平日里熱心參加社會活動密不可分。
雨婷這兩年里一直都在救世軍擔任慈善籌款義工,“捧個大框子挨家逐戶敲門,呼吁他們捐點善款”。兩年前救世軍來學校演講,“最初只覺得好玩,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雨婷成了他們學校里唯一一位響應的留學生。等到第二年,她周圍的朋友都被她發動了,呼呼啦啦去了一大堆人。
一做就是兩年,雨婷越來越覺得這項義務工作很有意義?!坝形缓芾系睦蠣敔敚≡谄掌胀ㄍǖ姆孔永?,一次就捐了50塊;還有位可能有一百歲的老太太,顫巍巍捧出來一大堆似乎都要發霉了的硬幣,全部都捐了出來”。雨婷憶起那些人和事,直說“超感動,我都快哭了”。從這份經歷里,雨婷獲取的不僅是助人的快樂,更是一種“對社會的歸屬感”,這令她自豪。
雨婷心目中的優秀留學生,遵紀守法和成績突出是最基本的,“咱不能給中國抹黑啊”。除此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從事義務工作,她認為也十分重要。雨婷在國內就是學校里的“積極分子”,鋼琴早早過了10級的她常常參賽和表演;小提琴也拉得不錯,曾進入悉尼歌劇院演奏。這些鍛煉了膽量,也培養了自信,她認為這也是自己能很快融入澳洲社會的原因。大學畢業后,雨婷想先做做音樂老師,能成為一名演奏家則更是不錯。
被學校提名參選今次大獎,雨婷很激動。她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并不多,能被認可令她倍感榮幸,家里人都為她感到開心。
張鳴宏(Alex)
臺灣
與汪雨婷相反,37歲的張銘宏是6個候選人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了。兩年半前與妻子和3個孩子從臺灣來澳,在紐卡素讀完了一個平面設計課程,現在正在讀人力資源管理。對他而言,憑著對設計工作的一腔熱情,上課、上班、做義工、帶小孩,忙前忙后,卻喜悅而充實。
鳴宏最早曾在紐卡素的Botany Garden國家公園做義工,修枝剪葉除除草,都是園藝類的工作;鳴宏也在救世軍里義務籌款,還在一些零售業公司里面幫忙,忙得不亦樂乎。能認識很多人,交到一群朋友,鳴宏盡管肩負學業工作和家庭的各方壓力,仍不覺得辛苦,“挺享受的”。
今次被學校提名參選,能入圍就已經令鳴宏很開心?!拔也皇菫榱四锚劜湃プ鲞@些事情,最終能不能獲獎并不重要,入圍已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在鳴宏的心目中,一個完美的華裔留學生不僅要“多元化地學習”,還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熱心腸,能積極融入主流社會,了解主流文化。與此同時,他還必須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保留華人的傳統和精神,并進而在小區間架起一座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鳴宏說他的孩子們一定會在家里保留講中文的傳統,也常常教導他們“講話要有信用,要誠懇待人”。他說,“我們是華人,這些好的傳統當然要傳承下去”。
展望以后的生活,鳴宏還是自始至終淡淡的語氣?!爱厴I、上班,繼續做我的小區工作,在澳洲踏踏實實地生活”。他說,“做義工只有付出和助人,不為賺錢,這種感覺還不錯”。說到這里,鳴宏的語氣中洋溢著滿足。
石鉆(Tony)
中國山東
22歲的山東小伙子石鉆來澳不過是一年半的時間,熱火朝天的義務工作已經做得有聲有色。正就讀于南十字星大學體育旅游管理專業的他“開學第一天就做起了志愿者,就這么一路忙到現在”。
石鉆來自有“帆船之都”的青島,11歲就開始練帆船,直到19歲退役。拿過全國冠軍和省運會冠軍,也在奧運會上做過志愿者。為了認識更多朋友,也抱持著對帆船運動一如既往的熱情,石鉆不僅在學校里積極參與組織各類體育比賽,每周日都會來回驅車近兩個小時,前往里士滿帆船俱樂部擔任義務教練。用他的話來說,“我的日程里,一周永遠只有六天,因為周日雷打不動要去俱樂部幫忙”。其他的時間,除了組織比賽和學習,石鉆搖身一變成了“比薩男孩”,為 Domino’s比薩店送餐以賺錢糊口。石鉆說自己的留學生生活挺辛苦,也很具有挑戰性,一切全靠自己雙手。不過能從事自己喜歡的義務工作,又能幫到這間非盈利機構,石鉆忙并快樂著。他希望畢業后能從事任何與帆船相關的工作,并繼續他的志愿者“生涯”。
接到被提名參選的消息時,石鉆正在布里斯班帆船錦標賽上做義工,激動之情溢于言表。這個山東小伙大大咧咧地說,“我做這些只為了交朋友、服務小區并學習更多知識,從來沒想過要拿獎?!比缃?,不僅自己很開心,“父母都為我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