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如何選擇研究生,這似乎很難一概而論。我認識有些近似于其實的教授,專收印度理工的學生。那么你就是100份resume交到他手里也就是石沉大海。一般來說,加拿大大多數學校都學習美國的制度,有個委員會專管新生選拔。但是,其實話事權在教授手里。我只是說說一般流程。如果有學生聯系教授,那么教授當然會先處理那些自動敲門的學生,如果有適合的話,一句話,學校就會要人。如果沒有,那么,學校就會收好寄來的resume,匯總后,把寫了有申報教授對象的材料,發到該教授手上。如果沒有,但是定了方向的,那么就會發到該方向有關的所有教授手里。在下來,才把表保管在辦公室當成database,有教授問要人的時候,才把適合的給他們看。因此,自己找教授,直接從教授那里拿offer永遠比申請寄到學校,等學?;貜透行?當然,這又得對教授做研究,回到上一段的議題)。所以如果你沒有確定哪個教授適合的話,填申請的時候就只要填方向,而不要指明教授。因為指明之后,其他教授就不能馬上接觸到你的材料,而是要等該教授說不要,才有幾乎看到,那么就遲了。這個辦法是McMaster 的研究生秘書Cheryl Gies教我的(算便提一下,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太太,我跟她感情很好,懷念啊)。一般的學校(UBC除外),deadline都是2月1號。大概早的話3月,遲的話4-5月就能有結果。六月還沒收到的話,那就真是Good luck了(當然,我也見過7月才拿到offer的,只是offer都是些很爛的方向)。
至于專業,一般來說,軟件在溫哥華,多倫多都比較吃得開。硬件就大概都在多倫多。金融會計哪里都需要。但是千萬不要讀MBA。你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誰敢給你管理自己的公司?而且加拿大MBA專業,比一般的學科都貴,一般的人要讀,都是公司出錢讀的,所以基本上都是Part time。如果你要讀MBA后回國工作的話,那還不如在當地讀MBA來得更結合實際,更容易結交網絡。
對于什么學校有哪些好專業的問題。題目太廣,這就需要你自己認真去做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