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與語言和交流能較強的XC同志坐公車一路晃到車行。只見車行外一玻璃展廳,玻璃上一個非常熟悉的圓形標志,旁書GEELY幾個諾大的字符。 XC同志問我:“這是歐洲什么名車的標志,好眼熟啊。”我在腦海中搜索一圈,忽然一拍大腿道:“這不是我國著名的吉利嘛!”真是他鄉遇故知,分外親切啊!
及近車行門口,一年近四十歲的銷售大叔已在門口迎接。簡單寒暄之后就東跑西顛給我們介紹他認為適合我們,價位也與此前我們看上的nissan車相當的車型。
一輪看下來,我和XC同志看中了一輛各方面都比較合適的toyota opa,銷售大叔見我們有所心動,不停的鼓勵我們“開吧,開吧,開開試試!”(當然是英文)。我只好坦率的告訴他:“我的駕照還沒有翻譯成英文。”(新西蘭本地有規定,海外駕照翻譯成英文件之后,可以在新西蘭駕駛一年,一年之后再考正式駕照,但由于我犯懶,一直沒有去翻譯,結果打算買車時,才想起來搞定駕照的事,而翻譯駕照過車需要至少一周時間,此時還未拿到翻譯件,在而在新西蘭無照駕駛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因此,我連試車也不敢)。聽到我沒有駕照翻譯件,銷售大叔有些犯暈,只好無奈的說,要不我開著你們坐著,感受一下,我們欣然“應允”。一圈下來,乘坐感受不錯,大叔一路的介紹也比較細致。我們在車上基本就定下來要它了。
接下來的過程便是砍價,這一點XC同志在國內的時候就是好手,此時自然當仁不然,只見他擺開架勢,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往外蹦,毫無其他廢話(當然也不知道說什么),銷售大叔一邊擦汗一邊扛價,最終以低于報價近一千的價格成交。
有人要問,都沒看看車的性能及買了,會不會受騙?這里解釋下,為何如此簡單就成交了,原因很簡單。該車是直接從日本進口的二手車,還沒有上牌,算是二手車中的“新車”,并且,新西蘭的二手車進口非常的正規,剛進口就會進行嚴格的車輛整體檢測,對于未銷售的二手車,車行也必須每半年送檢一次。我們看到了最新的檢測報告,證明該車的性能非常好,沒有大問題,遂下定決心買下來。
三天后,拿到駕照翻譯件,去車行取車、交錢、上牌。
這也是一氣呵成的,車行之前已經和上牌的機構聯系好,車行的大叔開車載我們到幾里路外的注冊機構后,只要出示護照、簽字、選牌,幾分鐘內一切搞定。
開車離開車行的時候,銷售大叔關切的問了一句:“你在新西蘭開車開過車沒有?”我搖頭:“沒有,這是我在新西蘭第一次開車,第一次開駕駛室在右邊的車,第一次開車輛靠左道行的車,第一次開懷檔車! ”在銷售員大叔和收銀大姐又要暈倒的表情中,我駕車絕塵而去……
哈!
再羅嗦幾句吧。新西蘭的規定,每半年車輛要注冊一次并做一次強制車檢,一共幾百新西蘭元。注冊費可以通過去交通局指定機構交,也可以去郵局或者指定銀行交,網上支付是最方便的形式。而車輛檢測則可以自由選擇有資格的修車行。至于車輛保險,沒有強制的,全憑自愿。
新西蘭人買車賣車非常的隨意,例如在圣誕節之前,經常會看到在路邊停著的私家車玻璃上貼著一張賣車的告示,有時價格非常誘人。為啥?一些新西蘭人沒有什么存款,圣誕節前把車賣了好過個充裕的圣誕,節日結束之后發工資了,再買臺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