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出臺的限車措施以及措施出臺前后瘋狂購車情景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關注。繼上次的大堵車之后,北京的交通問題再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在一些西方國家,尤其是新西蘭這樣的小國家,“重拳限車”以及“恐慌性買車”都是難以想象的。對于他們而言,買車與賣車都是及其簡單的事情,只需經歷挑車、上牌、過戶(二手)等幾道最必要的幾道手續就行,其間,無需排隊,無需長時間等待。
筆者近期就在新西蘭哈密爾頓經歷了一次買車的過程。
先談談新西蘭汽車的普及情況吧,新西蘭人口不多,大概只有四百來萬,但汽車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
原因如下。
第一,新西蘭的公共交通不方便。以我所在的哈密爾頓為例,在市中心CBD有一個公交總站,近30條公交路線通往城市各個角落,對于這樣一個小城市而言,這么多條公交路線也算是四通八達了,但選擇坐公交的人并不是很多。原因很簡單,一是每一趟車的間隔時間較長,一般的線路在周一到周五的時候,都是每隔 30分中一趟;而到周末,除了10條左右的“主要線路”還在運行外,其他所有線路一律停運,而那幾條運行的線路發車的間隔延長為一個小時一趟,晚間停運。每次出門都要算好時間,坐哪一趟車,還不能太晚回家,快趕上國內坐長途車了。我就曾經有一次,在周六傍晚的時候回家途中去飯館吃了一頓飯,把公車時間給忘記了,錯過了“末班車”,在傍晚6點的時候花了一個小時走回家,教訓深刻。
第二個原因是新西蘭汽車市場實行了免關稅的政策,并且無較高的國內稅,國內市場大量進口日本、澳洲、歐洲的二手車,價格非常的便宜,基本上六七千錢新西蘭元(三到四萬人民幣)就能開上性能與保養都不錯的2000年之后的二手車了。在這里的華人大都喜歡買此等價位以上的車,而對于很多當地人來說,開三四千新西蘭元的二手車還算正常,價位再高多少有些奢侈。
此外,新西蘭的車輛報廢期與國內不同,沒有強制報廢一說,任何車輛需要在固定的周期進行車輛檢查,只要能通過,就可以上路。所以在合理盡可以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車輛趾高氣昂的在路上跑著。除了外觀破點,車型老點,沒有什么與眾不同。
關于我的購車過程。
本來打算從私人手里購買的(過程很簡單:看車——交錢——買車和賣車放填好車輛過戶表格,一起去郵局將表格寄給交通局就行了),但是一是價格始終談不攏,再加上我并不是十分懂車,不是很放心車的性能,打算自己出錢去當地的車檢機構先做一下車輛檢驗,中間花費的時間較長,于是放棄在私人手里直接買的打算。(實際上,新西蘭本地人買車大部分都是私人直接交易。)
轉而求助于當地最大的在線交易網站trademe(相當于淘寶網,什么都有的賣),經過一番搜索和比較之后,看中了某車行發布的一輛02年的二手 Nissan。之所以選擇日系車在于日系車在新西蘭十分普及,零件好找,修理價格便宜,使用方便。遂電話聯系車行,被告知該車還在日本運往新西蘭的船上,要想在圣誕節之前提車幾無可能。正打算再次放棄,車行銷售多說一句“不如你哪天過來看看,還有很多現成的車可賣”。于是定好時間,goolemap一下,計劃好了行程與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