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教育質量高,挑燈夜戰不稀奇
“走進新西蘭的任意一所大學,你都很難看到裝潢考究的校門與拒人入內的高圍墻。這里的大學校園是開放的,進出校園的路徑很多,學校大多只在校園的主要入口樹立一塊寫有校名的牌子。”在懷卡多大學的張蕊說。
據了解,新西蘭大學對想汲取知識的人總是敞開大門,采取“寬進嚴出”政策。除對國際留學生入學有語言、年齡等限制外,當地居民的入學門檻很低。“所以,同坐一個教室聆聽老師講課的有生龍活虎、滿臉稚氣的年輕人,也有行色匆匆、躊躇滿志的中年人,甚至會有步履蹣跚、兩鬢斑白的老者。”黃爽對此已經不感到新奇。
在學術上,新西蘭的大學鼓勵學生廣開思路,大膽創新,勇于提出新見解、新方法。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考試,對待問題不墨守成規,教師不會人為設定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學生采用開放式思維,從不同角度分析,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據、以理服人,就算正確。
不少在新西蘭的留學生表示,在新西蘭的大學里,學習異常緊張忙碌。挑燈夜戰、通宵熬夜是常有之事,有時忙得人焦頭爛額。“混文憑在這里是不可能的事。”陳崇強調。
新西蘭的大學非常重視學生平時作業的表現,鼓勵學生多做實際調查研究,撰寫小論文、研究報告,以提高學生的獨立研究能力,幾乎每門課都要求寫一定數量的論文或報告。“乍一看作業量很小,但做起來難度頗大。每一篇都需要閱讀很多書籍,查閱不少資料才能完成。常常是一篇星期五必須交的論文還沒寫完,第二天又要參加另一門課的小測驗,而另外一篇報告下周又到期了。”在梅西大學就讀的朱宇說。
新西蘭——學校教學體制完善,教學為學生服務
在坎特伯雷大學學計算機的劉婧與筆者分享了自己的一次難忘經歷。
有一次她做作業,一個文件在寄給老師的過程中丟失了。當時,交作業的時間已過,老師還是發郵件給她說:“你看你是不是有存檔,要是有的話,你就寄過來。”不巧的是,因為電腦壞了,劉婧沒有存檔。“今天中午我們會開一個會,我把你的問題提上去。”老師又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后來這位老師讓我重新再做一遍,真是太不順了,在做第二遍時又出現了問題,老師便又給了我第三次機會。”一波三折的這次作業事件,讓劉婧對新西蘭的教學印象深刻:“有的同學是態度的問題,老師可能會拒絕他們;但如果是態度以外的問題,老師會熱心地幫助你。”
不少在新西蘭留學的學子表示,新西蘭的大學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比較強。大學里每一個部門都分得特別細,有專門負責國際學生的部門,在這部門中又有人專門管學生生活或學習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