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大學”比“學院”層次高,帶著中國慣性思維出國鍍金,因兩字之差誤進“野雞大學”;
他憑借編程實力受聘微軟,卻因受“打工皇帝”校友的“學歷門”事件牽連,而在一年后被掃地出門,甚至連麥當勞都拒絕他成為小時工;
他無顏歸國,憤而與校友同當臥底專門掃蕩全美各地多如牛毛的“文憑工廠”,并希望自己的經驗對更多打算出國求學的人有所幫助,他就是——“打假達人”賀明易。
認知慣性,兩字之差誤入“名校”
2001年,鄭州小伙賀明易決定申請赴美國留學,以提高自己在網絡編程方面的能力,他向5所美國大學遞交了就讀申請。
這一年3月,賀明易接到了一封署名為“漢密爾頓大學”的通知書。“我們全家人都很激動。”漢密爾頓學院是美國知名學府,其計算機專業處于各高校同專業領軍水準,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都以得到該校名譽教授頭銜而自豪。
按通知書上的地址,賀明易來到美國懷俄明州埃文斯頓,簡單地熟悉了校園,“這里只有4棟上了年頭的兩層辦公樓,前后共有8座6層教學樓。”這讓賀明易有些失望也有些疑惑,“身為名校,怎么這么寒酸?”
學校很快就開課了。“教室在前排教學樓一層。班上有30多名學生,教授是個滿臉大胡子的中年人,他講課非常簡要,我以為這是中美教育的差異。”他想到圖書館去查閱些基礎性資料,“結果校辦說圖書館正在修繕,暫時無法開放。”
兩三個月后,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上課時,走廊里總是有人在來回走動并發出嘈雜的聲音,隔壁教室里每天都像在開派對。這哪像我想像中的名校?”賀明易為此給校長寫了封郵件。
校長的回復很簡單,只說那兩間教室中的一間是音樂社團活動室,另一間則是野外環境專業動物學科的教室。“直覺告訴我,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問題。”
接下來,更多的事情讓賀明易覺得這所學校不對勁。2001年6月初,學校宣布放假,“美國大學的夏日假期一般從7月中旬開始。漢密爾頓的所有事情都這么違背常理!”賀明易當時從國內帶去的錢并不多,他只得先安排暑假計劃:在麥當勞做小時工,每小時酬薪8美元。
6月末,賀明易收到學校的學期注冊通知,如果學生要繼續學業,就要在開學前完成注冊。“美國大學收費一般按年交,但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情況,允許部分學生按學期交費。”在給賀明易的通知里,他第二學期的學費7295美元,“下面注明:因成績突出,只需實交2295美元。”正是這個意外的獎勵讓賀明易更加疑惑,“我對美國的獎學金制度還是了解的,學校絕不會主動頒發給未申請的學生獎學金。”
賀明易把這“幸運事”告訴了麥當勞里打工的同事普瑞克。普瑞克聽完后問:“你是在本地漢密爾頓大學讀書吧?”賀明易覺得他說的“本地”兩字很蹊蹺,于是去上網搜索“漢密爾頓大學”的資料。“結果讓我大吃一驚,位列美國著名大學的是‘漢密爾頓學院’,地點在紐約。而我就讀的漢密爾頓大學在網上找不到任何的介紹。”賀明易很懊惱,“在中國,大多數人認為‘大學’比‘學院’的層次高,正是這個認知慣性,讓我犯了極大的錯誤!”
震驚之余,賀明易決定去學校問個究竟,這才得知漢密爾頓大學的一些教室都出租給了其他商戶。“普瑞克建議我到州教育委員會投訴。”2001年8月,賀明易接到反饋,稱漢密爾頓大學注冊在案,是合法的高校。賀明易放棄了深究的想法:“我想起碼學歷是國家承認的,現在能做的就是修完所有的學分,拿到學位再申請其他高校繼續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