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學,新加坡南僑中學最讓人刮目相看。
其中南僑中學的“大躍進”最讓人刮目相看,從2004年第九等跳升到去年第三等,今年更首次登上第一等。
校長王建春說,校方在2005年檢討了學校愿景,設下成為一流中學、在成就榜上取得第一等,并培養愛國愛校優秀學生的方針和目標。
全體師生也為目標共同努力,精益求精,檢討后作出改善,維持“向前移動沖勢”。
王建春也贊揚教師下課后繼續留下來幫助學生。
他說,過去五年,校方著重培養教師的專業教學精神,教師教學態度積極,也通過言教和身教成為學生典范。
他說,校方這幾年著重培養學生的領袖素質,目標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領袖。
除通過每周兩節的生活輔導課教導學生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調解糾紛等,也設立班委會、在課程輔助活動上設多個領導職務,讓學生有機會實習領導才能。
王建春說:“學生提高自信心后,自然會提高自我要求,少犯校規,注意學習成果,為自己設更高目標。”
除繼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改善學校設施等,王建春希望學校能成為特選和自治學校。
他說,根據歷史背景、近年表現,南僑具有特選學校特色,也達到自治學校水平。
自“中學成就榜”設立以來,四德女中(特別與快捷課程)和毅道中學(普通課程)連續七年獲得第一等,沒有其他學校有這個成績。
除2004年獲得第一等,圣公會中學過去幾年獲得特別與快捷課程第二等,去年的考生突破瓶頸,為學校爭得第一等。
校長文傳蕊博士歸功于教師堅持重新設計的教學法、孜孜不倦的教誨、能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教學、彼此協助和通過外來援助提升能力等。
普通課程方面,今年有62所學校登榜,比去年的66所略少。
不過,有8所中學獲得第一等,歷年來最多。其中圣嬰女中(大巴窯)、華義中學和巴耶禮峇美以美女校(中學)是從第三等躍升到第一等。
巴耶禮峇美以美女校(中學)是其中三所在普通課程和特別與快捷課程中,都獲得持恒成就獎(學術增值)的學校。
校長熊玉琪說,他們清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方式,安排適合教師教導不同班級。
針對普通課程的學生,他們盡量安排小班制,或由兩名教師分組教課,讓學生能得到更多照顧。
圣嬰女中(大巴窯)校長傅金蓮說,去年畢業的學生有很強烈的求知欲和毅力。
她說,校放從中一開始就打好學生的基礎和塑造他們的品格,也通過差異和融合教學教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傅金蓮和華義中學校長梅慧華都表示,他們有學生從不考N水準直通O水準的計劃中受惠。
梅慧華說,去年畢業的學生中有12人選擇這個直通車計劃,總體成績比經過N水準后考O水準的學生好,其中一名更在O水準獲得6科特優成績,獲頒李光耀普通課程卓越學生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