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大中報》報道,最近,《多倫多經貿局》Toronto Board of Trade 發表了一份有關大多倫多市的許多經貿方面重要內容的報告,其中一部分是專門討論多倫多沒有充分利用移民從全世界各地帶來的寶貴財產,也就是他們的智慧和技能。報告估計,多倫多因此而浪費的移民人才和勞動力估計每年達到15到22.5億加幣之巨,似乎有點駭人聽聞。
報告指出,多倫多是加拿大移民最集中定居的城市。這些移民從不同的國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工作技能和工藝技巧。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妥善利用這些人力資源。多倫多的移民,特別是有色移民,不但失業率最高,而且所從事的工作都是臨時工、服務性行業等主流社會勞工所不愿意做的工作。
很多移民都是在學歷資格上超資歷的,但是他們的工作地位卻與多倫多各企業單位的主管階層無緣。我們已經不只一次在報紙雜志和媒體上讀到、聽到關于有色移民博士、醫生、工程師和大學教授賣報紙、開出租車和送外賣的報道。
在這方面,另一份由《五月樹基金會》Maytree Foundation 和《大都市高峰聯盟》Toronto City Summit Alliance 所發表的報告指出,多倫多的有色族裔移民占總人口的40% ,但是他們在管理階層的工作只占多倫多3350個高級管理和經理級職位的14% 。除了銀行業以外,多倫多的大型工礦企業,公私商業機構,政府部門,有色族裔人口比例與他們在管理階層的職位比例不符。而且兩者之間差距極大。
其實,由主流社會的學者和研究機構所發表的同一類型的統計報告幾乎年年都有,處處可見,早已經不是新聞。人們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對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報告認為是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所造成。目前的加拿大移民政策是把招徠移民的重心放在移民的教育程度上。現有的移民政策挑選和甄別移民資格和條件的方法是評分制,給予移民的年齡,學歷,是否有工作經驗,在加拿大的適應能力,以及年齡等項目一定的分數等級。但是最強調的是他們的教育程度。比如,獲得批準的最低得分是67分。移民官在給移民資格評分時,在加拿大有工作安排的一項能得10分,有適應能力的得10分,有四年工作經驗的得21分,年齡在21 - 49之間的得21分,但是如果有博士學位又懂得英語或法語的可得49分。那就是說,有大專學歷或以上的申請人能夠輕易得到67分,獲得批準的機會非常高。可是問題在于,這些有高等教育的移民來到加拿大以后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學歷和職業資格得不到承認。因而他們的唯一選擇是做和他們的教育和訓練毫無關系的低薪工作或者向政府申請失業金和福利金。這對他們的移民夢想和人格尊嚴是一個無情的打擊和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