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專家建議
不一味迷信名人
杜克大學李坤珊教授介紹,現在許多學生一味重視寫信人的名氣,其實這并不重要。
推薦信特別強調真實程度,需要推薦人表明與申請人的關系,盡量用具體事例來對申請人進行客觀的分析判斷。同時,推薦信不能帶有個人色彩,應從個人特點、重點事例和表現成果來分析,還要中肯地提出申請人的不足和缺點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進、開發。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學校招生負責人要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成百上千的信件,無暇對每封信件都做到仔細品讀,所以推薦信內容最好控制在一頁之內,為了確保真實,推薦信一定不能經過被推薦人之手寄到學校。
“平常心” 申請獎學金
美國的獎學金有全額和部分(半獎)兩種。
部分獎學金只減免學費和生活費的一部分。這些獎學金大多是企業、公司或私人捐助的,金額從500美元到10多萬美元不等,大部分只提供給美國公民,供給海外學生的很少。
外國留學生主要是爭取學費獎學金,相對來說比較困難。而那些還提供生活費用的獎學金則為數不多,取得機會更少。
和中專家建議
先熟悉校園再申請
達特茅斯學院李愛民教授介紹,“中國學生留學美國取得獎學金并不容易,取得全獎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需要成績好,英語好,有科研成果。”以達特茅斯學院為例,由于學院經濟情況較好,學生根本不用考慮獎學金問題。
名校發放獎學金無規律可循,這更需要申請者懷著一顆平常心,做好面對失敗的準備。同時,獎學金根據專業的冷熱程度不同申請狀況也大不相同。比如,商學院一般很少設獎學金,不過也提供貸款,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賺錢的專業,學生還沒畢業就有許多世界知名公司來學院主動要人,而哲學、歷史等冷門專業的獎學金申請容易得多。
一開始就申請獎學金難度太大,建議學生進校熟悉校園環境后申請學校的短期獎學金,一旦申請成功,要“守”住獎學金,學習成績必須保持在學校規定的標準之上。
高中表現 為申請加分
和國內名校主要通過高考成績選拔生源不同,美國名校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的潛在能力或已經具有的研究能力。
但即使同樣是美國名校,選拔人才的側重也有不同。
有的名校喜歡來自貧窮家庭的學生,認為苦難的家庭環境可以使學生在未來擔負更多責任;有的名校則更喜歡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認為在這樣環境成長起來的學生擁有更好的修養,有的名校則偏愛運動見長的學生。
和中專家建議
提前做好各項準備
和中留學專家表示,國內是高考一考定終身,是“考”大學的概念,而美國是“申”大學的概念,而且雖然美國常春藤等頂尖名校對于托福、SAT等考試有著近乎滿分的要求,但在實際申請中,不會僅依據這些數字成績決定錄取與否。美國名校對于中國國內的高考成績并不看重,在申請材料中也不要求提供高考成績,相反,美國大學看重的是學生在高中三年時間內的日常成績及表現。
對于在高中階段就已決定畢業后赴美的學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在院校信息搜集、材料準備、申請制作、包括后期跟進、面試準備、預約簽證、面簽準備、后期接機住宿申請等各方面都需要合理規劃與安排。提早入手,信息充分,方案合理,時間安排科學,申請材料突出,這些都是成功赴美留學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