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塑造美亞裔學生 突顯“模范族裔”特征
中新網7月16日電 綜合美國《僑報》報道,美國教育部14日發布的全國族裔教育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亞裔移民的涌入,使得美國教育系統中亞裔學生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亞裔學生的特點也充分反映了亞裔移民的生態。從報告可以看出,亞裔學生體現出鮮明的“模范族裔”色彩:家庭重視教育,學生勤奮學習,成績出類拔萃,不良行為較少。
亞裔學生體現模范族裔特征 家庭重教育學生愛學習
數據顯示,亞裔學生父母文化程度較高,家教較好,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亞裔學生的能力。54%亞裔學生的父母至少有學士學位,在各個族裔中比例最高,其中有碩士學位的占14%,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只占13%。亞裔4歲小孩認字率和認數率在各個族裔中最高。
亞裔學生最用功,亞裔高中生平均每周有10個小時花在做家庭作業上,而其它族裔學生每周做家庭作業平均在7小時左右,三分之二以上亞裔學生每周有5天以上做家庭作業。亞裔學生出勤率最高,留級率最低,輟學率最低。16歲到24歲的亞裔學生輟學率為3%,華人學生輟學率更只有2.8%。亞裔高中生應屆畢業率高居榜首,達91%,遠高于全國74%的平均水平。
亞裔學生成績出眾在此次報告中也得到充分體現。亞裔4年級和8年級學生的閱讀和數學成績在各族裔中都是最高的,12年級學生閱讀水平與白人孩子不相上下,數學成績在各族裔孩子中明顯領先。
參加SAT考試,白人學生在閱讀方面成績最好,亞裔學生在數學方面成績最高。2008年亞太裔學生閱讀513分,數學581分,寫作516分,以1610分的總分高居各族裔榜首,比全國平均總分高出100分。參加ACT考試呈現同樣結果,2008年亞太裔學生英語(論壇)平均分22.1,數學平均分24.1,在各族裔學生中都領先。
2008年,亞裔學生參加AP考試成績最好,近三分之二參加考試學生取得3分以上成績,平均達3.08分,其中數學和歷史成績領先,文學與作文成績稍遜于白人學生。在國際數學和科學考試中的成績,亞裔學生也在各族裔中領先,與全球成績領先的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地區學生不相上下(中國大陸學生沒有參評),但美國學生整體成績居世界中游水平。
同時,亞裔學生不良行為較少。17歲以下亞裔學生飲酒率、吸煙率和吸毒率最低,白人學生最高,但18歲到25歲亞裔學生有一半喝酒,四分之一抽煙,9%使用大麻。亞裔15歲到19歲女學生懷孕率近年一直維持在17%,遠低于全國比率的43%。亞裔學生卷入打架斗毆、幫派的比率也是最低的。
移民潮塑造美國亞裔學生生態
美國教育部14日發布的全國族裔教育現狀與趨勢亞裔移民的涌入,使得美國教育系統中亞裔學生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亞裔學生的特點也充分反映了亞裔移民的生態。
報告顯示,隨著外來移民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升,從1980年到2008年,白人學生占學生總數的比例由80%減少到66%,亞太裔學生由2%增加到4%,拉丁裔學生由6%增加到15%,黑人學生維持12%。
伴隨亞裔人口從1980年的356萬增加到2010年的1408萬,到2025年預期將達2059萬,亞裔學生比重勢必進一步提高。69%的亞裔在外國出生,18歲以下亞裔孩子在外國出生者占24%,在各族裔中比例最高。
2007年有中國大陸和港澳血統的美國華人達302萬,在美國本土出生者只占28.2%,其中18歲以下華人61萬,美國本土出生者占73%。
亞裔移民重視家庭的價值觀也反映在亞裔學生的結構上。來自單親家庭的亞裔學生比例在各族裔中最低,只有16%。
由于許多亞裔移民源于亞洲國家的赴美留學生,美國亞裔成年人有52%擁有碩士以上學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3個百分點。25歲到29歲的華人70%有學士以上學位。調查發現,個人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擁有學士以上學位的亞裔男子中位年薪6萬9000美元,亞裔女子5萬5000美元。亞裔家庭整體經濟狀況在少數族裔中最好,因此只有11%的亞裔學生和10.5%的華人學生生活在貧困家庭,34%的亞裔學生在校享受減免費午餐,在少數族裔中比例最低。
調查發現,低貧困率的學校亞裔學生比例高達27%,高貧困率學校亞裔學生比例只占13%,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亞裔家庭的擇校現象,即要給孩子在所謂富人區、好學區選擇學校。
亞裔家庭普遍相信,上好大學、學好專業是移民家庭子女出人頭地的捷徑。調查報告印證了這點,18歲到24歲亞太裔學生大學在學率近60%,比全國平均水準高20個百分點。四分之三亞太裔學生上公立大學。三分之二學生在大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財政援助,其中5成6亞裔學生靠獎學金,3成7靠貸款,比率在各族裔中最低。
亞太裔大學生本科學商科、社會科學、生物醫藥、工程、醫學、心理學的比例最大;研究生(論壇) 學商科、教育、醫學、工程、電腦的比例最大;博士主要是攻讀生物醫藥、醫學和工程學。(余東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