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癖房東 敬而遠之
為了避免那種微妙的差別感,禾火決定只找中國房東。他和太太去看了幾戶招房客的中國家庭,最后選擇住在一戶臺灣人家里,原因是太太很喜歡這家的房子,保養得十分乾淨,簡直是一塵不染。房東是一位中年太太,先生留在臺灣工作,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在波士頓生活。
房東太太招房客也不是純粹為了錢,主要是自已和小孩兩人單獨住一個房子有些害怕,也十分冷清,覺得不如找個又能看家護院又能指導小孩學習還能上繳房租的房客。禾火兩口子就挺中她的意。
房租定得不高,但規矩很多,譬如只能煮菜,禁止炒菜;譬如每天注意清潔,一周一次大掃除等等。禾火夫婦終于明白這房子為什么這么潔凈如新的了。
頭兩個月還好,然而日子久了,習慣了炒菜味道的禾火兩口子就開始頻頻往中餐館跑了。但是餐館的菜大多不合口味不說,還讓小兩口的荷包迅速癟了下去。
體驗與房東平等的生活
禾火太太也對房東太太的潔癖十分敬畏和無所適從。小兩口商量了一下,還是搬吧。正好禾火學校里一個博士后“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拿到了助理教授的位置,意氣風發下,買了個兩室的聯排別墅(townhouse),盛情邀請禾火合住,分擔供房壓力。房東夫婦住一間,禾火夫婦住一間。房東是自己的朋友,兩家的房間都在二樓,共用洗手間,這讓禾火第一次有了平等的感覺。雖然房租比從前高了許多,但不用干院子活,禾火夫婦覺得十分心滿意足。
但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畢竟自己是房客,多少還要看房東的臉色過日子。
“我對現在這種生活已經十分習慣了,畢竟這個房子是人家的,掌握分寸很重要。”禾火說得有點語重心長,有點身不由己。這么多年的合住生活未必盡如人意,但在金錢方面的補償還是可觀的,禾火用節省下來的錢支付著太太的學費,并為將來孩子的出生做準備。
“等我們都工作了,我要買一個大房子,舒舒服服地、不再寄人籬下地過日子。我很有信心?!彪m然折騰了這么多年,禾火還是一個樂觀的人。(摘自:美國《僑報》;文/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