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be in love with
喜歡;喜愛;熱愛;
eg. He had an uncommon look, as though he were in love with life.
他有一副不平凡的相貌,仿佛很熱愛生活.
eg. My daughter is in love with her new skirt.
我女兒非常喜歡她的新裙子。
2. had better do sth.
(用于建議、警告、威脅、發表意見等)最好做某事;
eg. It's half past two. I think we had better go home.
現在兩點半了。我想我們最好還是回家吧。
eg. He'd better not try to fool me.
他最好不要愚弄我。
3. pop out
突出;
eg. The girl's eyes almost popped out of her head with excitement.
那女孩興奮得眼睛珠子幾乎要瞪出來了。
eg. The rabbit pop out as soon as we open the hutch.
我們一打開兔箱,兔子就突然跑出來了。
4. even though
即使;盡管;縱然;
eg. Even though he tried, he still lagged behind other runners.
盡管他努力了,仍落在其他賽跑者之后。
eg. Even though he was getting angry, his voice remained level.
即使他非常生氣,他的聲音仍保持穩定。
5. fall off
掉落;跌落;
eg. When you are learning to ride a bicycle, you often fall off.
初學騎自行車時,常會從車上掉下來。
eg. Leaves fall off the trees in the autumn.
秋天,樹葉紛紛從樹上掉下來.
名人簡介:
人物經歷
早年時期
1947年07月30日,阿諾德·施瓦辛格出生在戰后奧地利的一個普通家庭里,父親是一位警長。小時候的他對體育健身和健美很有興趣。開始健身時,他收集和閱讀了大量的健美雜志,從中學習訓練方法和營養指導。1968年,施瓦辛格移居到美國,之后在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
健美事業
1963年,在奧地利的格拉茨,16歲的施瓦辛格第一次參加了全國健美比賽。1966年,在德國舉行的歐洲健美錦標賽上,19歲的阿諾德獲得了“歐洲先生“稱號。20歲那年,施瓦辛格獲得了“環球先生“稱號。1969 年,他第一次參加“奧林匹亞先生“大賽,1970年,戰勝古巴選手奧利伐奪得奧林匹亞先生稱號。此后,在1971、1972、1973、1974、1975和1980年連續七次登上“ 奧林匹亞“先生寶座。
1983年,加入美國籍的他參加國際健美比賽,他第一次獲得了“健美先生“稱號。
1989年,他創辦了“阿諾德古典賽“。鑒于他對健美運動的貢獻,他多次受到國際健美聯合會的表彰和嘉獎。
2011年3月1日,“美國媒體集團“宣布施瓦辛格出任集團旗下兩份雜志《屈伸》和《健美與健康》主編,每月為雜志紙質版和網絡版專欄撰稿。2003年當選州長前,施瓦辛格也曾一度擔任過這兩份雜志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