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是功夫的哲學,或哲學的功夫。
截拳道沒有規(guī)范性的動作,也沒有明顯的動作特征。這一飛腳和神拳是截拳道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其是,是因為天下一切實用招式皆可為截拳道所用;說其不是,是因為截拳道并沒有把這些招式嵌定在動作規(guī)范與行動步驟里。
是與"不是"的原則只有一條——克敵致勝。
李小龍十分反感拳派的動作特征,他認為不必給人一眼識別,好的拳法應(yīng)是出神入化的。李小龍看過一位中國拳師表演猴拳,模仿猴子維妙維肖,甚至還出現(xiàn)猴子眨眼、搔癢的動作。李小龍認為,看之有趣,用之無奈,其中花架子必多,只合上臺演《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善用兵者隱其形,是為至理。
在比武和電影中,李小龍常使出絕妙絕倫的高躍踢腳。有一位求教者問:"這是不是截拳道?"李小龍說:"是因為我比較擅長,如果我掌功好,我就會見機掌劈。"
李小龍在傳授截拳道時,設(shè)計了一套規(guī)范動作,其中包括:腳法、手法、步法、擒摔法、消截法、閃避、反擊、回刺,等等幾十項。這是為初學者設(shè)計的,有如傷者手中之拐棍,一旦痊愈便行走自如,必將拐棍棄之為薪。這也有如中國的禪宗,禪宗主張"不立文學"、"教外別傳",而實際上,禪宗的語錄、公案、典籍汗牛充棟。這一切,是作為初習禪者啟蒙之用,并非禪義所在。真正的禪,只能悟識。
李小龍在他的武學著作里說:"截拳道是無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無派無別的,亦可適于任何派別。"
李小龍的功夫門徒,劇作家史達靈·施里芬做過一個夢,夢見他駕駛的汽車突然在一個不見人影的街道上爆胎了。突然,一輛汽車急速駛來,停在他面前。車上跳下四個人,氣勢洶洶朝他逼來。施里芬慌忙跑到附近的一面墻下,以免自己四面受敵,然后擺開了搏斗的架勢。
施里芬就這個夢請教李小龍,問:面臨著多個敵人而又逃不掉,是被動防御,還是主動進攻呢?
李小龍說他發(fā)現(xiàn)敵情后采取的第一步驟就大錯特錯,跑到墻下,就等于走投無路。他說:"如你確認他們是要與你動武,就不要跑,你的車壞了,也無路可逃。你應(yīng)該奮力一博,并且是主動發(fā)起進攻。你指著其中一人的眼睛,而突然飛腿踢另一人的膝蓋,把他踢倒。動作要神速,聲東擊西,把他們一一重創(chuàng)。"
截拳道沒有防御的概念,它是進攻者的哲學。
李小龍常強調(diào)"彼不動,我不動;彼欲動,我先動。"截拳道沒有后發(fā)制人,也沒有通常含義的先發(fā)制人。
李小龍反對弱者在強暴面前的逃避行為,他在《黑帶》雜志上發(fā)表對女性遇流氓歹徒時的忠告:"我告訴來學功夫的每一個女性,如果遇到襲擊,那就向?qū)Ψ降南虏棵蛽簦蚝莺莸靥邔Ψ酱喙腔蛘呦ドw,然后盡快跑掉。"因為即使學過功夫的女性,受體力所限,很難與殘暴強壯的歹徒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