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相機都非常龐大,現在的相機很小,甚至可以放在口袋里。不過,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開發了一款相機,長和寬只有0.5mm,厚度也僅有0.01mm。
這款相機的科學名稱是平面傅立葉光線捕捉器,是一種沒有鏡頭的相機,外觀看來就是一片涂層硅。這款相機的每個點能夠感知特定的入射光角度,再通過內置的傅立葉轉換數學運算系統,生成一張約20個像素的照片。這臺相機的主要技術原理公布在了《光學快報》雜志上[Patrick Gill et al, A Micro-Scale Camera Using Direct Fourier-Domain Scene Capture]。
有些像鸚鵡螺這樣小動物,它們同樣用沒有“透鏡”的眼睛觀察世界。雖然看到的圖片不那么清洗,但是非常實用,和發明的這臺袖珍相機一個道理。
這款相機的研究負責人是帕特里克·吉爾,多年以來,他一直從事無鏡頭可移植設備的開發,希望用來檢測腦部神經細胞,因為腦部神經細胞在活動時,會存在變化,發出微弱的光。
開發小組稱,這款相機的制作成本只有幾分錢,可以大量應用于外科手術、科學研究和機器人制造。例如,制造一臺只有昆蟲大小的機器人,裝上袖珍涂層硅相機,就能夠在黑暗中分辨弱光,察覺目標的輪廓。雖然這一技術看得不那么清楚,不過,在自然當中,扁形渦蟲同樣沒有明亮的眼睛,卻依然能夠很好地觀察世界。
—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