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照明能使會唱歌的鳥兒早上更早的開始唱歌,這可能引起什么樣的后果呢?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人工照明會使鳴禽開始鳴叫的時間提前,這可能對其繁殖造成影 響。會唱歌的鳥常常在它們伴侶的誘惑下開始歌唱,而控制它們唱歌時間的主要因素就是光照。根據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Bart Kempenaers et al, http://bit.ly/aEP3pu])期刊上的研究結果,這個規律由于路燈的作用正在被破壞。
德國Max Planck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對5種在森林生長的鳥兒進行了研究。其中4種住在臨近街燈旁的雄性鳥兒與住在森林深處的同種雄性鳥兒相比,街燈邊的鳥兒早上開始唱歌的時間要明顯的早。其中一種鳥兒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鳥兒的雄性更容易贏得雌性鳥兒的青睞,從而組成額外的一對(更善于吸引伴侶之外的同伴?)。是后來的這些雌性鳥兒而不是雄性鳥兒最初的伴侶和雄性鳥兒一起生殖后代的。聽起來ms挺好的,是不是?然而,研究發現并非如此。研究中記錄這些雄性鳥兒身體更虛弱,因為燈光的作用他們往往無法入睡。由于雌性鳥兒一直認為唱歌時間比較早的鳥兒更有雄性氣概,所以它們很有可能被吸引到這些被燈光攪擾的虛弱的雄性鳥兒身邊。這些更早唱歌的雄性鳥兒同時也使自己有了更大危險被掠奪者消滅掉。研究者說他們還不清楚這種變化的長期影響。不過他們也帶了一點好消息,那就是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采用可以減少光污染的路燈,這樣就可以幫助那些雄性鳥兒好好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