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譯文2】
“流速”成為喂養浣熊的主要問題。牛奶流出奶瓶和從浣熊體內排出的速度都太快。
野生動物工作人員建議說:“喂稀點兒的奶,少喝玉米糊。”還說要寄一本有關喂養浣熊的小冊子給我。他叮囑說:“目的是照顧好它們,直到它們能夠回到樹林里去獨立生活。”
我向他保證說:“我會竭盡全力讓它們回歸自然。它們已經有8盎司重了。”我曾用郵件秤秤過。“再過幾個星期它們就能獨立生活了,是嗎?”
他說:“不完全這樣。到了秋天,如果一切正常,那就差不多了。”我壓低嗓門說,到那之前我會把它們掐死的。我準備了新的食譜,先喂一只熊。那幼熊像堵塞的化油器那樣,又咳嗽又飛濺吐沫。原來是奶瓶的嘴太大了。我得出結論,也許用玩具娃娃的奶瓶更好些。我就出門去找。在一家玩具店發現一些小奶瓶。其中一個掛在裝有特殊管道取名“尿濕貝齊”的娃娃身上。我告訴店員,“我那倆娃娃已經夠濕的了。”我沒要娃娃和尿布,只買了奶瓶。回家以后我又試著給浣熊喂奶。真是奇跡,它們滿意地吮奶,然后就睡著了。我倒計著時間,到9月只有12個星期了。以后的一個半月里,我忠實地做著邦妮和克萊德的日間保姆。之所以用著名大盜的名字,因為它們的臉像他們。兩個小家伙顯然把我看作是它們的媽媽。我抱著它們喂奶時,那尖聲的吟叫,現在已經變成心滿意足的哼哼了。惟一發現我不是它們的媽媽的時候,是它們爬上我的肩膀,用爪子扒開頭發卻找不到奶頭。沒多久兩只幼熊可以吃麥片粥和香蕉了。等到它們更喜歡活動時,我們家后院的鳥浴池立即吸引了它們的注意。性格外向的邦妮尊崇地用爪子舀水,像是牧師主持洗禮儀式。克萊德也照著這個樣子學,不過是小心翼翼地,似乎生怕水會引起燃燒。后來邦妮發現食物和水一起享用的歡樂,從此每吃一口之前先沾沾水。
到了7月小浣熊體重大約3磅了。我做了個帶網的籠子,把它們搬到屋外。它們適應了新住處以后,丹尼爾建議放它們出去到林子里找吃的。我說:“我不想讓它們迷路或受到傷害。”聽上去我更像母親,而不是浣熊的代理父親。丹尼爾堅持說道:“它們應該習慣獨立生活。”我們讓籠子門半開著,這樣白天它們可以出來逛逛。晚上我們敲響食碗,小熊飛快地從林子里竄出來。可我還是擔心我們在過急地要它們適應野外生活。一個刮風天的下午,我跟丹尼爾在后花園練接棒球。我發現邦妮離地20英尺,小心謹慎地在上下晃動的桑樹樹枝上像走鋼絲那樣地往下走。她吃飽了漿果,正想下來。至少我是這么想的。“留神,孩子。”我叫著并朝桑樹跑去。“快,丹尼爾,拿梯子。”“甭管她,”他平靜地說。“她在嘗試冒險的樂趣。別打攪她。”丹尼爾說得一點沒錯。等我稍后回來時,邦妮正安詳地躺在催眠的桑樹樹枝上。可是,有一天晚上小浣熊們真的遇上了麻煩。它們借助兩只靈巧的前爪自己溜出了籠子。我和雪莉半夜兩點給一聲可怕的尖叫驚醒了。“那是什么?”我猛地一下坐直了。“是浣熊嗎?”雪莉沒把握地問道。“它們碰到麻煩了。”我掀開被子,抄起電筒,穿著短袖內衣跑了出去。我繞到了房子南側,聽到有什么使屋檐咯咯作響,然后又跳上楓樹。接著有東西跳到我身上。先是邦妮跳到我肩膀上,接著是她弟弟順著我的腿往上爬。圍著我脖子,激動得使勁吱吱叫。“沒事了,有我在,沒有危險了。”我雙臂摟著兩只浣熊。顯然有只野生浣熊為了保衛自己的地盤,向克萊德發動了進攻。它肩膀上流著血,但不嚴重;邦妮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