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
我在一家有很多工人的公司里工作,我不敢說我可以叫出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是我知道我在他們的心中有個地兒。我想他們大部分的人都認識我。我想說,這就是為什么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到達這個世界上任何我想到的角落。都是由于一個原因:我相信每個人都享用被他人認可的權利,不論這個認可是多大還是多小。
當我10歲的時候,我和母親在一條街上走著,她突然停下來和李先生打招呼,我正忙著盯著一塊石頭站牌上的“O”發呆,我很清楚,在鄰里這一塊,我任何時候都有機會看到李先生,因此我們太過注意他。當我們與李先生分手之后,母親對我說了一句至今仍影響著我的話。她說“在你最后一次經過那個人的時候,你竟然一句話都沒說,就算是狗,如果在路上碰到你,也會朝你搖搖尾巴的”。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我人生當中的路標,也是我的成長的基石。
當你在寫這樣一篇文章的時候,你照照鏡子,看清楚自己是誰,看清楚自己的性格。我知道自己的性格在10歲那天之后就定型了。就算是那個時候,我也發現了,當我和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別人也會主動地回復我。這讓我感覺很好。
這并不是我所信任的事情,而是我生活的一種方式。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受到他人對自己存在的一種認可,無論對方是多么卑微或者重要。
工作的時候,我經常和公司的建立者打招呼,向他詢問工作的進展狀況,不過,我也會主動地與咖啡廳里的人,打掃大樓的人打招呼,詢問他們子女的情況。我記得,和創立者打過幾年的招呼之后,我鼓起勇氣邀請他對話一次。我們談的很開心。有一次,我什么問他,我在這個公司能夠做得多好。他說“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做到這個位子上來”。
后來,我成為了一名副總,但這并沒有改變我和他人打招呼的習慣,我仍然聽取母親的教誨,我和碰見的每一個人打招呼,不論身在何地。我發現與他人交流是通過對方心靈的橋梁,同時也敞開了自己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