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本地的超市里,兩位女士推著半滿的購物車。這兩位女士是好朋友,但兩人之間的差異是大得不能再大了。一位是持家的主婦,她喜歡大展廚藝,從全生的作料,一步一步創造佳肴杰作。另一位是在一家頗具聲望的廣告公司任職人事訓練主管。家務瑣事,特別是廚房事,并非她樂趣所在。二位女士在冷凍食物區前停了一會兒。職業婦女嘆道:“我好累,我不知晚餐要作什么好。”她的朋友建議說:“何不來一頓微波爐晚餐。”這位疲憊的職業婦女又嘆道:“不,我今晚不想作飯。”
假如您以為美式烹飪就是打開一個料理盒而將里頭的東西拋進微波爐加熱,那你得改變想法了。從某一方面來說,美國人以早餐的冷麥片,午餐的三明治及快餐晚餐而發育健壯,這倒是真的。從忙碌的家庭主婦到上班族,許多美國人喜歡享受事先包裝好的便餐所帶來的方便,這些速餐在不到10分鐘內就可上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許多美國人都認同廚藝的價值。父母親--特別是媽媽看到訓練孩子,尤其是女兒,烹飪藝術的重要性。大多數的美國人都承認沒有什么比得上一頓自家做的餐點。而談到烹飪,一如其它的技巧,好的成果并非偶然天成的。
對于那些在烹飪方面需要指導、或已江郎才盡的人,食譜就是救星。食譜列出做每一道菜所需要的所有材料(通常是依照使用的順序列出),每一種的用量以及如何將它們搭配的說明。在美國尋找食譜可謂易如反掌。大多數的好廚師們都有一架子的食譜,從本地出版的各式食譜到像“蓓蒂.克勞克”的全國暢銷食譜。一般理家雜志,如《好管家》及《家庭圈》都滿滿地刊載很多美味的精選食譜。朋友們經常把自己最愛的食譜寫在卡片上,相互傳閱,來增加自己的食譜收藏。
對于經驗豐富的廚師,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家,食譜僅僅是作為參考,他們常常一邊做菜,一邊依照他們宴請的人數,現有的作料以及個人的口味,來調整食譜。有些廚師們很少參照食譜,反而比較喜歡憑自己的直覺加一點這個,加一點那個,來作出剛好的味道。
當然,談到好廚藝,美國人并非獨占鰲頭,無論您到世界何處,人們總是愛吃。所以,每一個文化及國家都有它特有的、令人垂涎三尺的佳肴。且不論方言如何,烹飪是一種人人皆懂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