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1914--1953),詩人,生于威爾士海港斯溫西,父親為中學校長。托馬斯在中學時代就開始寫詩,20歲離家去倫敦,專門從事寫作。托馬斯的作品的主題是探索人生經歷中的重大問題:出生,死亡,愛情,童年的天真,老年的堅韌等,他不做抽象評論,而是具體形象的寫出感受。托馬斯不是一個宗教主義詩人,但他的詩作卻帶著明顯的宗教色彩。他常常賦予自然現象以宗教意義。他的作品聯想豐富,形象奇特,比喻生動,感情熾熱,特別講究音韻效果。但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特點過于集中,使他的作品有時令人費解。
本詩是托馬斯后期的作品,他父親得了不治之癥,即將去世時寫的。詩中表達了死亡的必然性發出的強烈抗議,并希望他的父親不要如此無聲無息的與他永訣。
本詩采用了不常見的一種田園詩形式:十九行二韻體。這種詩共有十九行,第一節的一,三兩行在全詩中不斷重復,是全詩力量的集中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