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成敗
1962年年底,當史蒂芬.霍金返回圣.奧爾本過圣誕假期時,整個英國南部已被厚厚的大雪覆蓋。在他的意識里,他一定知道有什么東西出問題了。在他身上發生的奇怪而笨拙的現象開始頻繁發生。新年前夕的聚會上,他艱難地倒了一杯酒,大部分都傾到桌布上了。
經過一系列體檢,他被告知得了一種罕見、不可治愈的疾病,叫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這種疾病可以影響病人的脊髓神經和大腦內控制運動功能的區域。身體會慢慢衰弱,而大腦絲毫不受影響。霍金當時正在研究理論物理,這是僅有的少數真正只需大腦思考就可以進行的研究。然而,這幾乎不能給這個21歲的年輕人任何安慰,像其他每個人一樣,渴望的是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死刑。醫生認為他只能再活兩年。
霍金被這一消息深深震撼了,一度陷入深度抑郁中。他把自己關起來,聽大量喧鬧的音樂。他不停地想:為什么這樣的事會落在我頭上?我怎么能擺脫掉呢?由于他可能不能活到完成博士學位那天,他覺得繼續研究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當時他當然相信沒有什么值得活下去了。如果幾年后就要死去,為什么還要自尋麻煩做事呢?干脆坐等死亡來臨好了。這是他的命運。
然而,不久他就擺脫抑郁重返工作中了。在醫院,他看到對面病床的男孩死于白血病,這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場景。霍金清楚地意識到,世上還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至少,他的病并不讓他感到不舒服。不管什么時候想自憐時,他就想起這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