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古代人制作陶器是因為他們的生存需要它。 他們用這些自制的盆盆罐罐來做飯、裝食物、儲運東西。 陶器在早期文化中占據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致于科學家們現在通過研究陶器來獲取對古代文明的更多的了解。 因為陶器的裝飾、材料、釉彩、制作等工藝越發達就說明這種文明越發達。 今天,北美的陶藝匠人運用他們的技藝和想象力創造出了既美觀又實用的陶藝制品,把日常用品變為獨特的藝術品。 制陶匠人使用大地上最基本的原材料--粘土。 粘土幾乎隨處可見,但好的制陶所用的粘土必須不含小沙粒或任何硬物,否則會給制陶過程帶來不便。 現在大多數北美制陶藝人買現成的專用陶土,也有些陶匠樂于就地取材,在作坊附近自己挖粘土。 制陶器最重要的工具是工匠們自己的雙手,但有時他們也用些別的工具,如繩圈、木模、素線、海綿等。 素線的作用是當一件陶器完成后用它把陶器從轉盤上的基座上切下來。 陶器成形后,首先要在空氣中自然風干,再放到窯中焙燒。 第一遍焙燒使得陶器變得堅硬,下一步就是給它上釉彩,然后再焙燒。
陶器上有些地方不需上釉彩,像罐子底部,匠人們就在這些部位涂上蠟,一加熱就會化掉。 然后匠人們把釉彩液體澆上陶器表面,繪制他們想要的任何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