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的榮耀里,旁白兩次讀到:“在我帶血的小拳頭里,懸著四只金色的翅膀,我向著天空,面對著夕陽,高高的舉起我父親的榮耀?!?br />而在母親的城堡里,鏡頭不斷的放在那座帶給母親無限恐懼的城堡正面,而最后主人公也無意之中得到了這座城堡。
《母親的城堡》是《父親的榮耀》的后篇,雖然有著這樣大體的敘事安排,但其實主要劇情差不多為零。這部電影像初中時語文課本上的散文一樣,以孩子的視角回憶了那座兒時的鄉下別墅,以及在那度過的點點滴滴。在看電影時卻絲毫不覺得煩悶,因為電影中有太多關于童年的回憶點,每一點都能展開一段綿延不斷的回憶。雖然是法國電影,但人們的童年卻又有著很多相似點,以至于讓我想起了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在初中爛熟的散文,真正發現它的美卻是在所有考試壓力消失之后。一樣的回憶敘事,一樣的用孩子的口氣,帶來了一樣的感動。兩部電影化光影為文字,幻化出一篇形散神不散的詩篇。
說實話,原來我以為這樣的電影看起來會很悶,但實際上卻覺得意外的具有趣味性??戳讼聛碛袝r并不覺得是看了一部電影,反而像是在夏日午后看了一篇散文,頓時覺得心里一陣清涼。有的電影以劇情取勝,環環相扣,十分緊湊。觀影過后,仔細推敲,頓時恍然大悟。而有些電影卻以片段,旁白為主,但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都像雨點一樣打在觀眾心里,蕩起無限漣漪。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電影帶我們回到了那個認為父親是世界上最無所不能的時光,也帶我們經歷了父親偉岸形象漸漸被侵蝕的過程。在后篇《母親的城堡》里,其實解釋了《父親的榮耀》里的疑問。當父親說,當初中的老師把你交到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時,你就會瞧不起小學教師的父親了。主人公緊緊抱住父親說,那我就回來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訴父親。其實早在前篇,主人公已經找到了答案,當發現父親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那該怎么辦?而這一步,也永遠是每個有著青山一般偉岸的父親,會經歷的階段。
電影里那些熟悉的橋段,那些孩子的擔心與煩惱,細細想來,我們也曾經歷過。用孩子的腦袋,思考著大人的問題,如此認真都不如忍心稱為幼稚,只能冠上童心之名,留在心里反復播放,像夜之吸血鬼,貪婪地吸食著那點單純的快樂。正如主人公所說,人的一生,大概如此吧,僅有的那點快樂匆匆逝去,取而代之的是無法取代的痛苦。
《母親的城堡》依然延續了前篇小小的歡樂和童年的樂趣,卻頃刻間又步入了悲傷地回憶,沒有一點準備。仿佛主人公幸福的小憩醒來,回憶與現實相撞。整部電影也因此蒙上了一層憂郁的色彩。
那些美好,都被時光闔上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