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探杰克》是中國長春譯制片廠的翻譯,這個名字初聽之下有點土,看過電影再回味,感到翻得非常好。雖然《俠探杰克》是一部老派時裝動作片,杰克雷徹怎么看都是一個中國式的俠客,而不是美國主流意識形態下的英雄,他毫不在乎法律的約束,是體制外的人,骨子里卻蘊含著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俠客思想,真是非常適合心里有過夢想,受制于殘酷現實,依然懷揣丁點正義感的國人來看。
俠客在中國文化中是很有歷史傳承的,太史公著有《游俠列傳》專門褒揚俠客。現代武俠小說里更是俠客漫天飛,在中國人心目里就是哪里有不平那里有俠客,一旦俠客發現不平事,就一定一竿子捅到底,什么地主豪強、貪官劣紳、皇親國戚,總之是一定要討還一個公道,至于手法嘛,就不一定按法理出牌了。法家的韓非子就說“俠以武犯禁”,歷史上以武犯禁的例子數不勝數。政府依靠法律管理人民,俠客偏偏是法律的對頭,所以俠客自古是不被政府所喜愛的,太史公記載的大俠郭解也是就是政府鎮壓的。
是作者成就主角,亦或主角就是作者的潛意識表現。原哲夫說過,健次郎是想象出來行俠仗義的自己,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實生活都有些憋屈。原哲夫沒有1.82m的身高,李查德(原著作者)也沒能保住自己的飯碗,現實的社會讓作者感到不滿,發泄的途徑只能是在作品中打破那些條條框框。杰克雷徹是一個和現實社會幾乎完全脫節的退伍老兵,不熟悉他的人會覺得他是社會上的閑散人員,到處游蕩。熟悉他的人,要么害怕他,要么喜歡他。一個看似毫無破綻謀殺案,一個犯有前科的狙擊手,5個無辜喪命的市民,這一切都讓案件顯得毫無懸念,但是杰克雷徹的到來,讓人們開始懷疑到底是隨機殺人事件,還是完美謀殺案。在破案過程中,杰克的角色就是“探”,彷佛一個偵探那樣帶著觀眾去抽絲撥繭,撥開重重迷霧,這一部分完全是偵探小說的路數,懸疑和推理是吸引人的因素,依靠作者強大的邏輯引導,這個故事很有新意,基本沒有牽強的部分。當謎底逐步揭開,壞人接二連三的跳出來,杰克又開始扮演俠客,這一部分是影片的高潮,主角通過近兩個小時的壓抑之后,終于爆發了,不論是拳拳到肉的搏擊,還是精準的射擊,都帶給觀眾不小的快感,最后杰克擊斃壞警察的橋段相比同類型電影干脆多了,先以言語惑其心,接著就是一槍斃命,干脆利落,聯系前期杰克和壞蛋談判時強硬的作風,一言蔽之就是“酷”。面對幕后黑手杰克直接處刑,這也挑戰了觀眾的法律底線,其實電影開始,杰克讓律師去接觸被害者的家屬,也就有比較正義和法律的意思,當你知道做一件事違法,但卻正確時,你會不會干呢?《物極必反》里有一個細節,趕到現場的警察因為要保護現場,不能救助受害人,必須等到專業人士趕到。身處戰場的記者看到大屠殺不能去制止,而是要按下快門,這樣做,他們遵守了法律(規則),但他們內心的正義感也就七零八落了。杰克為了伸張正義從來不受法律的約束,當最后律師問他“真相怎么辦”,他一笑了之,真相就在那里,正義得到伸張,至于凡夫俗子怎么看,俠客從來不會在意。
蘇醒后的替罪羊揭開了要杰克雷徹作證的謎底,起因不過是當年的一個承諾,而杰克之所以不避矢石沖鋒陷陣,為的也就是一個當年一句陳諾,其言必信,其行必果,這不是俠客是什么?兩部分集合起來,正好是“俠探”,長春的譯名真是神來之筆。
文/健忘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