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帕崔克·斯坦利把他自己曾榮獲普利策獎與托尼獎的作品《虐童疑云》搬上了大銀幕,這個吸引人的故事關于真相的尋求,改變的威力,以及盲目正義帶來的毀滅性后果。《虐童疑云》曾被改編成話劇與百老匯舞臺劇,而話劇版正是由約翰·帕崔克·斯坦利親自執導。
百老匯版本的《虐童疑云》由切瑞·瓊斯(Cherry Jones)與布萊恩·奧布萊尼(Brian F. O'Byrne)主演,傳說兩人在舞臺上的演技再無人能出其左右,不過現在這樣認為的人們也許該改口了,因為電影版《虐童疑云》的主演是梅麗爾·斯特里普與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這個超級精彩的劇本吸引了我,”梅麗爾·斯特里普談及她為何加入劇組時說,“它寫得太好了,都幾乎不需要我怎么表演了。”那么拍攝進行得怎么樣呢?“現場有許多的薔薇花叢,里面的刺可不少,我們的粗麻布衣服經常勾在上面,”斯特里普說,“這個故事其實也有很多深厚的背景,我覺得這些對我的角色都非常重要。”當然這出話劇要改編成電影,肯定少不了大刀闊斧的刪改。主演艾米·亞當斯就認為看著哪些部分會被刪去非常有趣,當然前提得是你已經對劇本相當熟悉。“其實好些場景都是有拍攝的,只是后來就被砍掉了。”亞當斯說。
不過畢竟是從話劇改編而來,一切都不會如看上去那么簡單。“除了讓幾位出色的演員發揮出他們的水平外,我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和布景師商量如何營造一個合適的60年代氛圍,”約翰·帕崔克·斯坦利說,“也許布景看起來并不像精心準備過,但是那些家具、植物與擺設,都花費了大量精力去還原當年的感覺。另外對故事和對白我也做了相應修改,畢竟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觀眾產生在看話劇的感覺。而對于這個曾引起大量爭議的故事,我也希望大家在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時有自己的想法。”
經典話劇的銀幕翻拍
《虐童疑云》改編自約翰·帕特里克·斯坦利導演的百老匯戲劇,這部戲劇曾經拿下了普利策獎,一時間風光無限。這次將經典戲劇搬上銀幕的,仍然是戲劇的導演。對于這部電影,約翰·帕特里克·斯坦利說:“將這部話劇拍成電影,最初的想法要簡單得多,在話劇公映后,很多看過話劇的朋友都對我說,這個故事應該讓更多人看到,而話劇的受眾群畢竟要小得多,所以拍成電影是一個最簡單的途徑。而電影的展現力的確要比話劇更大,大家最關注的自然是幾位演員的表演,而我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和布景師商量,如何營造一個適合電影的氛圍。因為1960年代的紐約,和現在有著比較大的區別,而這部戲的時代感有如此強烈,所以眾多像模像樣的布景就顯得相當重要。這可經過了精心的準備,而最后出來的效果也令我很滿意,真的很有那個時代的感覺,雖然我自己無時不刻都在提醒著,這些都只是布景而已,但那些家具和擺設,都的確是上了年紀的東西。電影版本還有一個最大的改動,就是要根據電影的特性,對故事和對白做相應的變化,畢竟不能讓觀眾在影院覺得,他是在看一出舞臺劇,這樣的感覺會非常不好。”
提及本片的故事,約翰·帕特里克·斯坦利說:“ 話劇版本曾經引起過一定的爭議,大家對這個故事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這個故事是在玷污宗教,我想這樣說是不太客觀的。我本人也是一個信教的人,不過這并不妨礙我思考與宗教有關的一些問題。影片中發生的故事來自于一個真實的案例,而這樣的事件現在揭露得越來越多,但奇怪的是,過去為什么如此少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過去的教會在刻意隱瞞這些事情。這種做法顯然是相當不公的,但是我拍攝本片的意圖,也并非批判教會的做法有什么問題,畢竟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在這個故事里,我想和觀眾探討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有關宗教的信仰等等各個方面。而在這個年代,再回過頭去看當年那段歷史,大家應該更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