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英語學習者通過看電影學英語嘗試了甜頭:他們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平穩的學習心態和持之以恒征服英語的決心。這部分人通常都有目的的學習目標,事先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學習題材,并分配好時間,認真記錄影片當中的實用句型和經典對白,在學習過程中反復收聽和操練,然后通過適當的方式將自己吸收和領悟到的句子表現出來,通過日積月累,從而達到連自己到意想不到的收效。
也有一些不斷取得不了良好的收益,反而因為基礎差、學習心態的急躁,或是學習方法的不當而挫傷了英語學習的熱情和征服英語的自信。以下幾個方面是大家最容易陷入的四大誤區,希望能為大家的影視英語學習提供有價值參考。
一、我就是為了學英語才去看片子的。
在影視版看過不少這樣的帖子,問“我是英語初學者,能不能推薦幾部美劇讓我學英語?《Friends》好還是《Prison Break》好?”
首先,如果是英語初學者,不建議看片學英語,尤其是熱門美劇之類,其中不規范的說法太多,對于打一個扎實基礎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建議還是不要想著事半功倍,老老實實學習《新概念》之類的教材比較穩當。當然,如果你是為了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去看,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當然不是說看片子不能學英語。如果你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沒有太重的考試壓力,就可以保持經常看片的狀態,用來磨耳朵――如果你不喜歡聽枯燥的新聞話。通過看電影美劇這樣的方式保持著始終和英語近距離的接觸,而不是說出了校門扔了教科書就完全和英語隔絕,必然是能夠讓你的口語聽力穩步長進的。這就像生病吃藥一樣:醫生開的藥方才是能夠遵循的治療手段;自行購置的保健品能讓健康人的身體狀況更趨和諧,但生病時還只是輔助治療。
記住,看電影學英語只是一種寓教于樂的輔助手段,真的要學好一門語言還是請走正道。
二、我特地找雙語字幕的片子看。
個人一直不提倡看雙語字幕,尤其是一部你從未接觸過的新片,又要看劇情,又要看中文意思,又要看英文臺詞,還要想英文說法的原委……你有幾個腦子也不夠用啊!這樣通常是娛樂和學習的效果都沒有達到,比較得不償失。
我的建議是,第一遍看某部電影或者美劇的時候,請盡量找翻譯質量比較好的中文字幕版本――比如伊甸園、風軟之類的,并且純抱有欣賞影片的態度去看。用中文字幕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想得很少,沉浸在欣賞電影的氛圍中去;英文好的同學偶爾糾一下字幕中的翻譯錯處也是不錯的鍛煉方法。如果你聽力夠好或者英文功底不錯,當然無字幕版本和英文字幕也是非常好的選擇。我通常都是首選中文字幕,沒有的話英文字幕,再沒有那沒字幕也行――前提是必須不是專業性太強的片子,像《兔子洞里有什么》要沒中文字幕打死我都不看!
如果是看過多遍的片子,覺得臺詞不錯想要研究學習下,那再回看英文字幕版本就是。屆時你已經對劇情非常熟悉了,不會分心去想接著主人公的命運會如何,每句話的大意也會差不多了然于心,就比較容易沉下心來細想臺詞中的很多說法。
還是那句話,一心兩用是要不得的,寧可多走兩部路,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三、在看片子的過程中,我會時不時停下來查一些說法。
這也同樣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停停放放非常破壞看片的感覺,況且電影電視中的很多說法都是一時半會兒查不到的,停下去查挺不值。
不妨就在看片過程中留個心眼兒,碰到有意思的說法腦子里面記一下,等全片放完之后再去查。所以說看片學英文的話要保持一個敏銳度。查什么也是一個學問。很多東西你手頭的字典上不一定有。我更多時候會直接在google上面搜,最好是直接搜英文結果的,十有八九都能查到。
實在找不到的話,你可以到視聽英語論壇電影英語版塊里面去問,但請說明是什么片子,上下文是什么,發展到這里的劇情大概是怎么樣。我最怕別人問XXXX片子里面XXXX一個說法是什么意思?沒頭沒腦的,真是愛莫能助了。有一個上下文有一個劇情梗概對于詞匯句子的理解會幫助很大。
四、我會去通篇背誦下電影臺詞。
前些年一直看到有人說把《阿甘正傳》啦《獅子王》什么的臺詞背下來。我是蠻佩服的,但是能起到多大作用的幫助呢?我很懷疑。
首先就是一些口語,沒必要背,懂得如何運用才是最主要。然后是一些確實比較漂亮的旁白或者對白,可以有意去記一下,但是背下來恐怕有點生硬。我本身沒有刻意去背《阿甘正傳》,但是要問起來我也能脫口而出:“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看過三遍之后多少都能記住一點,而且這樣更輕松一些。如果讓我選擇背誦全本的話我寧可去找一本奧斯丁或者莎士比亞來,文學的語言自然更漂亮正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