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被動聽到主動聽 超越聲音融入畫面
聽懂Friends之后我進入了一個很長困惑期, 一方面簡單的節目輕易能聽懂;另一方面難的劇如prison break,Ugly betty,Las Vegas還是困難重重,尤其是Las Vegas這么聽也跟不上速度,一季過了又一季,還是聽不懂,無計可施;后來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不認真聽了,重點分析圖像,觀察主角的動作、表情和故事發展,預測會說什么(用英語想)。這樣一來竟然能聽懂大概了,雖然很多音漏了,但故事發展至少能跟上了。
從前看英語影視節目,思維都是跟在聲音屁股后面走,對畫面缺少分析,窮與招架。而主動去分析劇情,就也是一種交互,而且有了參與感,結果犧牲了部分細節,但保證了整體劇情和娛樂性。
其實按照打乒乓球的原理,接球的時候我們并不是眼緊盯著球的線路,這樣多半會來不及反應,而應該是看著對手的動作方位預測球的來路,對球的線路大概看一下就可以了。聽英語就如同接球,應該重點放在劇情和畫面,對聲音泛聽才是能欣賞全劇的正確辦法。
對聲音泛聽,開始的時候確實會漏掉很多細節,這是必要的犧牲;等到英語思維提升了,口語提升了,細節的部分就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