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本片講述了偉大的音樂天才沃爾夫崗.阿巴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一生。影片采用倒敘手法,由安東尼奧.薩利埃雷(Antonio Salieri)講述。他是一位宮廷樂師、莫扎特的天才使他既羨慕又震驚,心理上發生了,決定除掉莫扎特。音樂在全片中具有敘述和點出主題的作用,將莫扎特的音樂和他的生平事件串連在一起,刻劃了莫扎特與薩利埃雷在音樂上的沖突。
1823年11月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奧地利京城維也納的一家老人院里,從一扇門中傳出一陣緩慢而凄楚的呼喊聲:"莫扎特,莫扎特,請寬恕我,我是謀殺者。"隨之傳來一聲慘叫。這位自殺未遂者是赫赫有名的維也納宮廷音樂家:薩利埃里,此時,已到垂暮之年的他在醫院中向一個年青神父敘述三十二年前自己如何陷害"樂圣"莫扎特的經過,向上帝吐露了深藏已久的內心秘密.........。
莫扎特四歲學奏鳴曲,七歲學交響曲,十二歲寫第一部歌劇。當時,薩里埃利是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寵愛的宮廷音樂家,官運亨通,作品頗多,但氣量甚校在1781年當時已馳名歐洲的音樂家莫扎特來到了維也納。因為他知道約瑟夫二世喜歡音樂,故此投奔而來,希望得到重視。薩里埃利發現了莫扎特的音樂才華,便向約瑟夫二世推薦。由于皇帝也酷愛音樂,因此在皇宮謁見了莫扎特,請他在國家劇院擔任指揮與演奏。莫扎特靈感豐富,樂思敏捷,短短的時間里接連寫出許多非凡的作品。當薩里埃利看到莫扎特超過他時,就產生了強烈的妒忌之心。莫扎特其貌不揚,言語粗野,行為也放蕩不羈,這正好成為薩利埃里中傷莫扎特的口實。
在一次皇家慶祝會上,莫扎特表現出的音樂天才令眾人贊嘆不已,尤其是約瑟夫二世更是十分欣賞,這令薩利埃里自嘆不如,更加惱恨。于是薩利埃里一方面對莫扎特十分友好,甚至吹棒備至,稱他是上帝創造的奇才;另一方面,在背地里卻用詭計中傷陷害莫扎特。他先到約瑟夫二世那兒阻撓皇帝任命莫扎特為伊麗莎白公主的家庭音樂教師。同時,他還派人時刻監視莫扎特的行動,并使莫扎特漸漸陷入了貧困艱難的境地。
并收買一女子,叫她從莫扎特家里偷走正在創作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部分樂譜。然后向約瑟夫讒言,后者一度曾想禁止該劇演出,莫扎特據理力爭,終于開始排練。薩里埃利見一計一不成,便行施另一個惡計。派了一個蒙面黑衣人去莫扎特家,說出高價請他寫一首安魂曲,并威逼莫扎特在短期內完成《安魂曲》。莫扎特不知是計,不得不日以繼夜地工作,連夜趕寫,弄得身體十分虛弱,終于因積勞成疾,在一次演出時暈倒在地。薩里埃利假惺惺地送莫扎特回家,但一到家里,又不讓他好好休息,反而逼莫扎特口述樂曲《安魂曲》,而他自己作記錄。薩里埃利想攫為已有,流芳樂壇。甚至殘忍地拒絕了莫扎特想休息幾分鐘的要求,一首非凡的安魂曲創作出來了,一支蠟燭就這樣燒到了盡頭。莫扎特在向匆匆趕來的妻子露出一絲微笑后閉上了眼睛,這位音樂天才就這樣在貧困潦倒之中走了,享年35歲。在瑟瑟秋風中,莫扎特的靈樞緩緩運抵了公墓,沒有鮮花,沒有挽聯,沒有送葬的隊伍。只有落葉紛紛揚揚地從空中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