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CD3.1)
劇情簡介:
1939年9月,納粹德國在兩周內擊潰波蘭軍隊,攻占了波蘭。猶太人被勒令登記全家人口,重新遷移并聚居到各大城市,每天有1萬多名猶太人從鄉村抵達克拉科夫。
德國投機商人奧斯卡·辛德勒1908年出生于捷克境內的莫拉維亞。二戰初期是國會黨黨員。奢侈好色的他是當地納粹分子中有名的堅定分子。他善于利用與沖鋒隊頭目的關系攫取大量資本。在被占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廉價的勞動力,因此這位精明的靠戰爭發財的辛德勒在克拉科夫開辦了一家搪瓷加工廠,以生產廚具和軍用物資。他找到當地的猶太人斯特恩,要他作會計師和助手來管理這家工廠。
1941年3月20日是進入猶太區的最后期限,44/91號布告建立了維斯拉河南岸的猶太人封閉區,所有克拉科夫及其附近的猶太人都被集中到只有16個街區的地區居住。斯特恩憑借工作之便,將當地種族法中規定清除的老弱病殘的猶太人招到工廠,以保全他們的性命。很快,辛德勒開始發現他的工人中充斥著不少殘疾,他逐漸領會了斯特恩的用意,但他并沒像納粹軍官一樣的排斥和仇視猶太人,默許了斯特恩的意圖。
不久,在組織的一次掃雪勞動中,辛德勒手下的一名獨臂技師被擊斃。在又一次的種族清洗行動中,辛德勒將斯特恩從即將開動的死亡列車上救下。
劊子手戈特口出狂言:“今天是歷史的時刻,今天將會被紀念。600年前,猶太人到克拉科夫落了腳,他們在商業、科學、教育、藝術上興盛起來,他們一無所有來,卻發跡了。6個世紀形成了猶太人的克拉科夫,到今天晚上,6個世紀的歷史成為謠言,它們從未發生過,今天才是歷史。”這番話預示著腥風血雨即將來臨。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拉開了帷幕。猶太人封閉區內的每個角落都遭到了清查,甚至醫院里病床上的病人也難逃厄運。無數的猶太人被從家中趕到街上,一陣陣的槍聲過后,無數個生命含恨而亡。入夜,余下的自認為危險已經過去的猶太人從地板下、床鋪下、鋼琴中、墻壁夾層里爬出來,而等待他們的仍是殺戮,埋伏已久的納粹士兵一擁而上,猶太人的血從樓房的縫隙中蔓延下來。
目睹這一切的辛德勒受到了強烈的靈魂震撼,他不再對納粹德國抱有任何幻想。為了盡可能的挽救幸存的猶太人,他去找黨衛軍司令戈特協商,讓他批準將自己的工廠定為附屬勞役營,重新恢復生產,并向戈特許諾只要能達到目的一定會給他令人滿意的報答。在德軍瘋狂屠戮猶太人的日子里,辛德勒的工廠成為了眾多猶太人的避難所。
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幸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時,他還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干活的幸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并非戰犯。同時,他們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贈送給辛德勒,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于挽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們銘記在心。
戰后,辛德勒在瑞士的一個小鎮隱居下來,身無分文,靠他曾經救助過的猶太人的救濟生活。過了幾年,辛德勒在貧困中死去。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結束時,是辛德勒的墳墓,那些在戰前曾經獲得辛德勒救助,而幾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猶太人,以及他們的后裔代表先人走過墳墓,都在墓碑上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