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聽力從一方面展現了美國人說話的風貌,但是托福聽力就是美國課堂嗎?下面由天道教育為大家詳細介紹托福 聽力的特點,看看我們到了美國上學之后還要注意什么。
即便是在國內托福考到80分以上達到大多數大學直接錄取要求水平的同學們而言,進入北美課堂后在聽力方面面臨的挑戰仍然不小。雖然新托福聽力大多數題目取材都是模仿美國課堂和學習生活中會遇到的情況,比如出現大學某堂Lecture的片段,或者是教授和學生之間的對話,但是留了學之后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課堂聽力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語速,語音和清晰度。
語音
今年開始,托福聽力中加入了非北美朗讀者,包括英聯邦各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口音。而且在3月16日的大陸考試中已經出現了英音。消息一出,托福各大網站和論壇一片罵聲。但是如何把這些口音拿到大學課堂一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大學教授們的口音各異。碰上講英音的教授或者西歐的教授就算你幸運了。如果你不幸地碰到印度教授、俄羅斯或者中東的教授,你可以去試聽一節。如果實在不能適應,又是選修課,那么強烈建議學生退選或者換成其他教授開的同一門課——有時本科課程會出現不同學期同一門課程的教授不同的情況,那么換個時間也就換了個教授。原因很簡單,如果你適應不了奇怪的口音,上課就是再專心也沒意義,一邊猜著教授說的是什么,一邊被亂七八糟的口音濡染,結果只能是低分過關。
語音問題無論對中國還是本地學生都會有影響,但是對中國學生明顯影響嚴重。不信你可以找個印度教授聊一聊,你可以讓他拼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看你能聽出幾個字母。教授語音是運氣問題,西方社會的種族多樣性同樣會在大學Faculty里體現出來。一般分組作業也會有一些阿拉伯、印度同學,所以溝通在所難免。
在此也提醒即將參加托福考試的同學留意一下英音。雖然不會出現太多,但是一旦出現就會讓人一愣,可能關鍵詞和細節就漏掉了。英音可以通過看一些BBC或者澳大利亞的TV秀來熟悉一下。
語速
很多同學在聽新托福聽力的時候已經覺得朗讀者的語速很快了,可能手中麻木地記著聽力的筆記,但是已經忽略了聽力中說的是什么,等到問題播放的時候就看著筆記一片茫然。
真正的北美課堂上,教授的語速大多數會比聽力朗讀者的語速快很多(普通人說話也會比聽力里的語速快)。留學之初的一周時間里,兩小時的課堂幾乎是不可忍受的,因為教授語速太快,自己的腦子在不停地翻譯和理解,感覺隨時都能因為主機過熱而爆炸。這只是教授講話的時候,不僅如此,連身邊的同學在參與討論的時候都是飛速動著嘴唇,念咒一般地發著言。
遇到語速問題,同學們最好去適應。比如強迫自己長時間暴露在這種快速英文的環境中,聽聽廣播,看看電視節目,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如果聽了15分鐘就開始走神、開小差,那適應語速的時間就遙遙無期了。
另外,不要把對方和你聊天時的語速當成課堂的節奏。如果你把他們跟你寒暄時類似“How are you doing”這樣的語速當成現實,那就要吃虧了。他們在和一個中國人聊天時,會不自覺地把語速放慢,以照顧說話對象。但是在課堂上,教授面對的可不是某一個中國學生,而是大多數English Speakers。這時他們使用的才是真正的課堂時的語速。
清晰度
如果你的教授語速不快,那么他可能不說美音,如果他說話又慢、又是地道的美音,那么他可能說話不張嘴、或者說著《天龍八部》中段延慶太子的腹語,簡直讓人無法分辨。這個問題在托福考試的聽力部分幾乎不會出現,即使有一些背景音,主要的聽力部分還是非常清晰的——朗讀者口齒清晰堪比播音員。不過現實情況總能給我們無情的打擊。
男教授,尤其是年歲較大的更容易出現上述情況。男教授聲音比較低沉,更不容易分辨。另外一些教授上了年紀,又比較胖,說話聲音含糊,而且不愿意重復第二次。
一些女教授則有說話聲音太小的情況。有時在比較大的半環形階梯教室上課,話筒效果不佳也會降低教授聲音的清晰度,于是出現聽不清的狀況。
解決清晰度的問題有幾種方式,最簡單的方式莫過于坐在離教授最近的地方。離得近起碼音量能大一些。另一方面,較大的Seminar如果有聽不清的問題,可以坐在中前方,注意不要坐在喇叭正下方,那里反而可能聽不清楚。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托福 > 托福聽力 > 托福聽力輔導 > 正文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
上一篇:新托福聽力背景知識 選課
下一篇:發明個人的托福聽力筆記速記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