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試聽力部分又出現兩套題的情況。且同一地區同考場出現不同套題。通過不同考生的反映,基本可以確定本套題較另套題來講略微簡單。本次考試延續一直以來托福聽力的學科考察特點,art history (此次考察了literature和另一套題的theatre study)依舊為文科最重要學科。理科文章最近除了重點學科biology類(本次考試的另一套卷中涉及一篇)之外,地質、生態、環境科學也是頻頻考察。本次考試沒有astronomy天文學科和physics 物理學科,筆者認為10月份這兩門學科考察應該不會再重現。但是11月份的考生仍需認真準備。
從題目角度來看,重聽題出題比率下降,延續最近考試特點。在11、12月份的考試中應會保持一致。請考生同學們注意備考側重點。重聽題變少,雙選題變多,是難度加大的表現。
聽力文章回顧如下:
Lecture 1: earth science
講到了海水的鹽度。學生提出疑問,Global warming應產生海水蒸發,鹽度應該會發生改變。但是教授說海水鹽度是stable的。提到了幾個hypothesis。此篇文章較難。
lecture 2: literature。Poem and Science.
講到17世紀的科學和藝術,雖然二者有很多不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explore life 探索生命。 Science 從nature 角度來說的
提到了牛頓Newton , 寫了本書,關于light光是顏色的來源。這本書影響了歐洲的詩歌的寫法。但是后來浪漫派詩人反對他,覺得科學無法解釋清楚生命的組成。
conversation 2: 學生去Foreign Study Office. 想第二年要去國外學習。他學的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想選個合適的program。老師給出的option分別是墨西哥,巴西,日本的項目。巴西是主要學語言的項目。日本是研究公共關系的項目。但是學生日語不夠好,沒有自信,認為去日本無法生活。老師提到墨西哥研究business的項目。學生最后想選擇此項目, 因為墨西哥的項目用英語教學。老師提到有個學生Jeremy 去年剛去那里,建議他可以聯系一下。Jeremy 和他是一個class的,這樣教授就可以不用翻找文檔了。(此處有重聽題)
Lecture 3: 考古學。 通過一個名詞來判斷年齡。可以通過土壤成分測試年份。因為時間越久,土壤中的物種越多。此方法由M(人名)提出。此文章專有名詞較多,內容不易聽懂,但是文章有結構。
Lecture 4: 生態學。 說interaction species 對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有幫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幫助。舉例是黃石公園中的beaver 海貍。其棲息地對物種有幫助。因為beaver會建dam 大壩,周邊物種變多,帶動周圍生態環境變好。第二種是間接幫助。舉例是狼。狼和一種鹿有互相關系。狼的數量減少的結果是鹿的數量會增多。就會大量吃草皮,這樣beaver就沒有東西吃。所以狼的存在也是很重要的。
v. 探險,探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