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記筆記嗎?怎么記?
關于筆記的常見問題:
1. 要不要記?
要記,防止走神,預測出題點。但是不能盲目記,或者因為記筆記而干擾聽。要盡量少寫。
2. 怎么記?
按結構聽力法記,要發明自己的縮寫,自己的符號。
3. 記完有時間看嗎?
記的過程是加深印象,只有極少數的細節需要大家回去找筆記。另外也提醒大家要多用標記,例如表示原因就寫R,這樣回去找筆記的時候才容易找到要點。
4. 要用縮寫嗎?
要,但是要自己能看懂。平時聽寫的時候就習慣一些詞縮寫,例如government—gov, history—hist, culture-cult,等等,平時多總結。否則臨時寫出來的縮寫,回去可能會看不懂。另外,不會的,聽不懂的單詞,要把發音記下來。如果出題,選項里會有這個單詞。不出題,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5. 用中文還是英文?
中英文哪個快用哪個記,畫畫也可以,多用符號。要保證自己回頭再看的時候 能看懂。
用結構聽力法記筆記
聽任何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如下的10點主要結構,每個結構都對應上述的考察點:
1主題2定義3因果4過程5例子6轉折7強調8列舉9比較10總結
因此我們要根據這10點去記筆記,具體怎么記呢?下面我們按講座和對話分別講解。
4.2 講座的結構
1. 主題:
什么是主題?主題要記下來嗎?怎樣記主題?
首先,老師在講座開頭可能會這樣直接告訴你,“今天我要講。。。Today, I will be talking about…”這樣的開頭是友好的,你很容易就找到主題。但是有些教授就會東扯西扯的。例如:
上次我們講了。。。今天我們講。。。;
Last time, we talked about…, today, we will be discussing…
我們一直在講。。。今天我們來講。。。
We’ve been talking about…Today, let’s discuss…
接著上次的。。。今天我們講。。。
Continuing…Today, we will…
大家千萬不要記他上次說的,要記后面的,后面的才是主題。
或者聽完全文,感受一下,他說的最多的是什么,這才是主題。只在開頭,中間,或者只在結尾講一次的,都不是主題,切記!
筆記可以不寫,注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