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聽力障礙也是有層級的,我將其劃分如下:
1.單詞級:首先這個詞要認識,對聽力而言,僅僅認識還不夠,還要讀得準,只有讀得準才能聽得懂。對于這個層級的困難,如果國際音標掌握的比較好的同學,可以按照詞典或者單詞書上的音標朗讀。不懂音標的同學可以跟讀詞匯書附送的光盤或磁帶。
2.短語級:在掌握了單詞的含義和讀音的基礎上,要知道幾個詞之間的搭配的含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詞組是什么意思,比如give rise to…這個短語,我們只知道單詞的意思和他們的發音是不夠的,要能夠知道這個短語的整體表示的是"導致"的意思。
3.句子級:這里包含兩個小的層面,第一個:能聽清句子中的每一個單詞;第二個:要知道這個句子的意思。
先看第一個層面,很多老師十分推崇斷句聽寫。這個方法我不否認,確實有效果。簡單地說就是短時記憶力,這樣同學們在寫答案的時候就能仍然記得那個詞究竟是什么。但是這個方法無法訓練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聽力基本素養--辨音能力!所以,斷句聽寫只應該是聽力訓練中的一個步驟,而絕不應當是終點。那么如何訓練辨音能力呢?在斷句聽寫的過程中,如果聽了5遍左右還是聽不明白,這時候就要看文本了,千萬別再鉆牛角尖,非聽上百八十遍才肯罷休。
看文本的時候重點應該放在研究究竟出現了哪些語音現象上,比如連讀啊,吞音啊,爆破啊等。因為如果句子里的單詞是一個個清晰的讀出來的,同學們(在認識這些詞并且讀得準的前提下)是不會聽不懂的。那么,大家聽不懂的原因一定是出現了某種語音現象,導致單詞在句子中的發音已經不再是我們在詞匯書里背的那種發音了。找出語音現象之后,最重要的的重點到了,就是要練習跟讀。看看人家native speaker是怎么讀的,同學們盡量模仿,然后錄下來自己聽,直到自己感覺也和native speaker八九不離十了為止。
至于第二個層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對于有些學生,即便文本放在眼前,即便文本中的每個詞都認識,他/她也還是不知道這句話說了什么。對于這類學生,他們薄弱的不是托福聽力,而是閱讀,先去好好提升閱讀基本功--詞匯和語法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