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0月13日在高教出版社考的托福,112分(閱讀30聽力30口語24寫作28)。這個分數有點意外,因為考后只感覺聽力和閱讀不錯但都有兩三道題拿不準,口語說的一團亂,寫作因為沒怎么練,大作文才寫了300多詞。預估在105到110之間,結果不知道是人品好,還是curve了。
說出來挺扯,因為其實這次托福考試我并沒有怎么認真準備。我五月考的GRE,九月初,考了雅思(8分),之后因為申請重點放在了歐洲,對準備托福一直沒有很強的斗志。這一個月里我首先重新看了遍(兩年前我考過一次托福,102,可以見之前的一篇日志)托福官方指南(OG),然后做了10套左右TPO的閱讀、聽力、口語,寫了六七篇作文,用了豆腐博客的機經。做TPO閱讀時明顯感覺比兩年前好多了,時間足夠,順著題讀一遍文章下來沒有任何問題。可能考過GRE的娃都會有這個感受。
關于托福備考
建議基礎不好的先去背單詞,我發現我這相隔兩年托福的10分提升就在單詞上。大二時不愛背單詞,一本托福紅寶看了半遍去考;這次背過G的單詞后豁然開朗,頓時覺得什么都簡單了好多。所以不背單詞很難有很大提升的……然后練習題有TPO就足夠了,現在都24套了,還軟件版,每天一套也夠做一個月了,做完還可以再做一遍。我看還有人買什么巴朗、Delta模考題,完全沒必要呀,戰線拉太長,做好多奇奇怪怪的題不靠譜。口語可以用新航道的《托福口語真經3》,看里面的范文答案的結構,尤其是后4道題。作文多練多找牛人改,就可以“脫秋褲”啦。我覺得如果第一次考的話,大小作文至少要寫個二三十篇。
無論雅思和托福,我覺得都沒必要報輔導班,花那么多錢報班干啥。。是自己沒有motivation么,還是無從下手。新東方的那些閱讀方法說那么花哨,其實就那么回事,自己做幾套題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了。倒是覺得GRE上個新東方真挺有必要的,因為畢竟已經不是英語考試了,有很多技巧還是要需要系統訓練的。
關于托福機經
我以前考托福沒用過機經,總覺得有點這個那個><,但后來發現大家都在用,真的很好用的樣子,我又不是個道德準則很強的人,于是也去問朋友怎么搞。。|||機經真是各種眼花繚亂啊,小馬,王京竹,還有臺灣什么的,大概從中摘出各二三十道口語和寫作列了提綱,然后口語和寫作果然就中了里面的。出來時聽有人打電話說全套都中了,我沒有看過閱讀和聽力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覺得這兩項也沒必要看,看了倒會影響判斷。
聽力加試機經當然就不必說,大家應該都知道,大王花什么的出現頻率是在高。當時考試時真扯,周圍的人幾乎都聽力加試時把耳機摘了聽先考的人的口語題…老師已經無視了,只要不在休息的10分鐘內在草稿紙上寫東西就行…
但是我想說,中不中機經真的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除非你把機經的每一篇作文和口語都完完整整的練過。不然考試時如果準備不足或者實力不夠還是會說的一塌糊涂亂七八糟,托福口語太容易緊張了。
托福 vs 雅思
估計閑的蛋疼把這兩個成績集齊的人不多,但在這兩個考試中糾結考哪個的童鞋還是會有。普遍的說法是托福比雅思難,我覺得確實是這樣。首先,關于雅思和托福的成績關系豆腐博客網有一個轉換表(http://doufublog.com/archives/6216),里面統計了兩者都考過的同學的分數對應,所以感覺還是靠譜的,大家可以參考下自己的水平。我雅思總分8,閱讀9,聽力8,口語7,寫作7,托福的分數上面說了。
建議申請歐洲的同學還是考雅思,因為短期內達到7分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就把劍4到劍8真題老老實實做一遍,什么新東方的班真心不用上。相比之下,如果沒有考過GRE,也沒有比較好的英語基礎的話,托福100還是有些難的。然而,對于程度較好的同學,想考高分感覺還是托福比較容易實現,原因在于雅思的口語和寫作常常會壓分,而且聽力和閱讀有些比較雞賊的地方,很難拿滿分。
具體來說,雅思的閱讀和聽力相當簡單。但雅思聽力和托福的顯著區別是,會考很多細節,不像托福聽完文章后問5-6個內容相關的題。雅思聽力會考很多原文的填詞聽寫,有時候一不留神或者思維一停留在上一道題,一片題就過去了,而且加不加s呀,首字母是否大寫啊都有可能成為丟分的地方。雅思口語由于是對著考官說,有交互的過程,我自己感覺比托福要好很多,不會對著倒計時的屏幕舌頭打結。這就建議考雅思的同學更要找機會和外國人練練口語,一定要大方敢說。雅思寫作有些坑爹,明明是很簡單的題(第一題描述圖表,很模板化,第二題只要求寫200多詞以上),但大家普遍都感覺到壓分很低,5分6分是常有的事,也是大部分人小分不夠的罪魁禍首。我考雅思時感覺寫作發揮超好,所以6.5分實在接受不了,于是申請復議,然后成功啦。
對于有些牛校,比如劍橋要求雅思7.5(單項7),托福100(單項25),托福的口語就和雅思的寫作成為了兩個坎兒><。那就要根據自己的長處掂量了。
關于考托福考雅思考GRE的時間
我GRE是大三下考的,托福的有效成績和雅思都是大四上的九月十月才搞定的,所以已經夠晚了吧。我年初和朋友說的時候,還被擔心過會不會來不及申請寄送什么的,其實現在才發現時間還綽綽有余。很多同學大二大三上就把GRE和托福搞定了,這樣固然好,在后期會有更多的時間干別的或者專心搞申請。可是拖到最后或者臨時起意的同學們也不要著急,我周圍大四上11月12月考各種的還大有人在。首先,至少就英國來說,沒有語言成績都可以申,拿到conditional offer大四下寄成績都可以。美國的截止日期也大都在年底或1月,來不及寄送的也可以和小米商量,反正不用很慌啦。而且大二大三考過托福的同學到了大四閑來蛋疼可以再刷一遍,往往如果你一直沒和英語徹底隔絕的話,還是會有提高的。我周圍很多人都在105+。
關于英語學習
其實我中學英語小弱一枚,尤其是初中學基礎語法的時候,各種語法用法都傻傻分不清楚啊。高中時英語考試偶爾考前班里前10就好高興了。剛上大學的時候還是啞巴英語,張嘴蹦不出幾句順溜的話。大一的暑假和朋友一起參加了個國際活動,用英語做presentation,真快給憋出內傷了。我是個懶散的人,也沒怎么給自己勵志。后來發現最重要的是多用啊,自己不找機會真正用的話就永遠沒機會提高,尤其是口語。練的機會有很多,比如出去交換,去暑期學校,參加國際活動,做志愿者,騷擾外教什么什么的。我就是出去交換以后發現語言才真正地打開了,我們苦逼學這么多年把它看得快和自己專業一樣重要了,其實說到底只是個交流的工具呀。犯語法錯誤不要緊,發音秋褲不要緊,關鍵是要敢說然后make sense呀。我在佛羅倫薩玩的時候就被一個米國女生和皮具老板分別表揚了,說哎你看上去不像一個typical Chinese,英語說得怎么沒有口音啊。竊喜過后我實際上心知肚明我有些單詞發音是深入骨髓的Chinglish,不過能聊得起來能social不就是一門的語言的口語的最終目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