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要】
本文以個人無意泄漏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為例引出對隱私問題的探討。首段指出簡單無意識地泄漏個人信息的行為可能事后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第2段講述某些小 公司利用泄漏個人信息來贏利,使得隱私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第3段進一步提到隱私問題不一定只涉及大機構,隱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能有意無意地受到侵犯;第4段講到美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及作者對此的看法;第5段作小結指出美國人正面臨著更多的監視。
【答案解析】
1.[C]細節判斷題。首段第l句提到泄漏電話號碼的例子,第2、3句指出這一行為可能帶來的麻煩,故選C。A、B本身正確但只停留在例子本身,并沒有指明舉例要表明的問題;D在文中沒有提及。
2.[B]細節推斷題。根據Acxiom和Merlin定位到第2段第2旬。該句第2個破折號說明了這兩家公司的性質,指出他們買賣個人信息就像買賣玉米和牛期貨證券一樣,故選8。文中提到Merlin公司出售那些未登記過的電話號碼,這些號碼匯編來源多樣,A只是利用原文個別單詞設置的干擾項;文中 只是說這些公司買賣個人信息的方式就像在市場買賣玉米的方式一樣,故C錯;D“破解如竊取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在文中沒有提及。
3.[D]段落細節題。由第3段第2句可知A錯誤;由該段倒數2、3句可知人們對隱私受侵犯并沒有多深的意識,故B也錯:But一句指出隱私問題并不一定只涉及大機構,冒號后所列舉的例子即是對此觀點的支持,可見C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末旬指出司法部控告微軟公司就是利用比爾·蓋茨的郵件為證據,故D正確。
4.[A]推理判斷題。第4段第l句指出調查和研究證明美國人對隱私問題漠不關心,但根據后文連續幾個假設問句可以推斷出。美國人實際上很關住他們的隱私問題,故C錯誤;B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文中沒有提及他們對隱私的關注是否“迷惑”,D也不對。
5.[B]觀點態度題。文章首段就提到了隱私無意間的泄漏可能會帶來的麻煩,接下來幾段分別從個人信息被濫用、隱私問題無處不在、美國人對隱私的態度等方面說明,在當今時代,由于通信技術的發達,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越來越復雜.因此人們對隱私問題應給予更多的重視,故選B。A、C說法太過絕對;D項也不能概述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