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嬉皮父母與其兒女
一雙兒女卻與父母不同,女兒名叫克拉拉,取自女權運動先驅人物德國的克拉拉·蔡特金,兒子謝爾蓋,取自俄國革命家維克多·謝爾蓋。克拉拉在唐卡斯特一所學校教書,她一邊要教好這群油膩膩的渾身煙味和騷味的小孩,2012-12-13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之人物系列] 經濟學人:一位受到命運青睞的共和黨總統
拿破侖相信:對于軍人來說,如果不是天生好運,那么能力再強也是無濟于事。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好運的將軍。簡·愛德華·史密斯這本杰出的新傳記就展示了其主人公一生有很多機會得歸功于尼可羅·馬基亞維利所謂的fortuna(好運)。2012-12-12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作家和他們的家庭
托馬斯曼溺愛長子超過其他五個孩子,他為自己辯護道,“人們應該讓孩子在小時候就對不公平習以為常”。愛爾蘭劇作家辛格也曾經得到過母親如此的溺愛。荒誕派作家貝克特承認,他是母親“野蠻的愛造就的”。詩人葉芝的夫人Georgie曾經請求她的一位朋友不要告知其母,因為她“喜歡制造混亂,2012-12-11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之人物系列] 經濟學人:劇作家和暢銷書作者麗蓮·海爾曼的一生
麗蓮·海爾曼,一個有名的劇作家和暢銷書作者,曾今是美國知識分子圈中的一個小角色。但是為什么時至今日,她還是一個如此備受爭議的人物?麗蓮·海爾曼知道怎樣才能敘述出一個好的故事,并且她喜歡編寫關于自己的故事。正因為這樣,她廢棄了舊的書信,禁止寫記錄性的文件,緘默朋友。2012-12-10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貪婪的欲求 資本主義的局限性
人們可能以為,斯科德爾斯基父子和那些認為公共政策目標應當是“幸福”最大化的經濟學家屬于同一陣營,其實不然。斯氏父子認為,使人們感到幸福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好事。他們在書中幾乎沒有討論幸福的統計指標或度量標準問題。2012-12-07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墨西哥的足球與暗殺
華雷斯城是可卡因暗中銷往美國的重要一站,早已排上墨西哥最暴力城市的榜首。相比之下,其無可救藥的球隊印第烏斯毫無希望可言,更習慣過排名墊底的日子。最近在連比27場無一勝績之后,印地烏斯隊成了墨西哥甲級聯賽史上最差的球隊。2012-12-06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真實的故事,有關自行車及生活
寫一部關于體育運動的小說,顯然是有難度的。讓文學去關注一粒球怎樣入網,沖刺終點需要多長時間,看起來多少有點奇怪。然而,事實也不盡然。古典文學所追求的敘述方式往往是一個從克服障礙到實現目標的過程。2012-12-05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文藝系列] 經濟學人:考古學者在垃圾桶挖寶
雖然深埋的古墓和迷失的城市占據了所有的新聞版面,但是垃圾,卻是考古學家們最值得深挖的東西。宮廷壁畫,英雄雕像,那些記錄的都是一塵不染的東西,是歷史的官方版本,但是,一個社會的垃圾講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市民生活。2012-12-04 編輯:melody
-
[經濟學人之人物系列] 經濟學人:外交家和糾紛調解專家理查德·霍爾布魯克
他最喜愛的書是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而且原因也非常明了。他在關于1995年波斯尼亞和談的回憶錄的開頭就引用了伊希梅爾的自白,“結束戰爭”:“對我來說,我對遙遠的事物有一種不斷的渴望,這一直使我備受折磨。2012-12-03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