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的捷徑-一個美國留學生的忠告
時間:2005-7-4 13:37:25 作者:alex
鍙彲鑻辮-騫磋交浜虹殑鑻辮鍚璁粌騫沖彴

學習英語的捷徑-一個美國留學生的忠告
過時的詞、句,聽不懂真正的
英語和不能和“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針對以上弊端,來自加拿大的Linda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國學生的ESL教學經驗、 我(Hen
ry)以我留學美國的親身經歷,在北京的幾個公園內,舉辦每次只有2至4人參加的、超小范
圍的培訓和講座(為便于做英語口語實際練習),講授簡明實用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技巧,提
高人們運用英語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學習和努力的方向,節省自己更
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我們的專題是:如何與“英語為母語的人士”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通過揭示"中西方文
化差異、沖突"在語言應用上的體現,針對中國人經常出現的致命錯誤而進行的貼近現實生
活的英語應用培訓。提高人們與“英語是母語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們
將告訴你:該說什么、如何說和如何做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的目的”。
通過我們的培訓,你同樣也可以和老外進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語并不是那么好,
因為我們講授長期被忽略了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技能。在北京的、有興趣學習英語的朋友,
可以發給我 (hez2@alum.rpi.edu) 或Linda (lindaschueler@alumni.uwaterloo.ca) 和講座
的詳細介紹和具體安排,以及我們總結的、針對中國人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習方法。
我們認為,所有學習英語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來
,花費時間去反復記憶 ---記憶那些自己和別人總結、歸納的知識。這部分工作,沒有人能
替代你,無論是怎樣的天才!(因為吃魚有利于智力和記憶力,有人求教馬克×吐溫,問吃
多少管用。馬克×吐溫答道:看來您至少要吃兩頭鯨魚!)但是,如果只是埋頭苦學,就能
學好英語的話,那中國人的英語水平,理論上應當是頂尖的了,事實卻正好相反。(在國外
學習,深深感到:大概是因為長期訓練的結果,記憶和背誦能力,尤其是記憶、背誦那些不
理解的東西,是咱們中國人的強項;但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總體來講是我們的弱項。)
因此,另一類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有效的運用英語以達到交流目的”的經驗和技巧
。中國人勇于理論而遜于實踐(為讀書而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尊”)。因為應用
技巧很強,這部分技能被國內學英語的人士長期忽略。或是因為接觸Native speakers有限,
難以得到“真經”,或是因為學英語追求“高、大、全式”英語的嗜好和國人好面子的心理
, 使大多數人樂于采用傳統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學習方法:對句子、語法和詞匯的執著偏愛
,甚于使用英語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實,語言只是一種工具,除非你以此作為職業,
否則它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用處,如果它不能為“交流目的”而服務的話。
讀書和自學對提高英語有幫助。但書的缺點,和自學一樣,沒有反饋,沒有雙向的交流
。理論上知道的事,實際做起來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語言,遵循“用進廢退”的原理。掌握
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創造條件和機會,同英語為母語或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學習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談時,80%的信息來自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語音(inton
ation)and 語調(tone)。此外,對交流有效性的影響,還包括雙方交流的意向、談話的內
容、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有效運用等諸多因素,而絕不僅僅是句子、語法和詞匯。
因此,常常能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只有五、六千詞匯的秘書、助理,能用英語
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號稱三、五萬詞匯量的、手持六級英語證書的碩士、博士
,學了十年、二十幾年的英語,面對英語為母語的人,除了最簡單的幾句不痛不癢的所謂的
對話,有多少人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說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達自己的思
想了。
過時的詞、句,聽不懂真正的
英語和不能和“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針對以上弊端,來自加拿大的Linda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國學生的ESL教學經驗、 我(Hen
ry)以我留學美國的親身經歷,在北京的幾個公園內,舉辦每次只有2至4人參加的、超小范
圍的培訓和講座(為便于做英語口語實際練習),講授簡明實用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技巧,提
高人們運用英語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學習和努力的方向,節省自己更
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我們的專題是:如何與“英語為母語的人士”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通過揭示"中西方文
化差異、沖突"在語言應用上的體現,針對中國人經常出現的致命錯誤而進行的貼近現實生
活的英語應用培訓。提高人們與“英語是母語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們
將告訴你:該說什么、如何說和如何做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的目的”。
通過我們的培訓,你同樣也可以和老外進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語并不是那么好,
因為我們講授長期被忽略了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技能。在北京的、有興趣學習英語的朋友,
可以發給我 (hez2@alum.rpi.edu) 或Linda (lindaschueler@alumni.uwaterloo.ca) 和講座
的詳細介紹和具體安排,以及我們總結的、針對中國人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習方法。
我們認為,所有學習英語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來
,花費時間去反復記憶 ---記憶那些自己和別人總結、歸納的知識。這部分工作,沒有人能
替代你,無論是怎樣的天才!(因為吃魚有利于智力和記憶力,有人求教馬克×吐溫,問吃
多少管用。馬克×吐溫答道:看來您至少要吃兩頭鯨魚!)但是,如果只是埋頭苦學,就能
學好英語的話,那中國人的英語水平,理論上應當是頂尖的了,事實卻正好相反。(在國外
學習,深深感到:大概是因為長期訓練的結果,記憶和背誦能力,尤其是記憶、背誦那些不
理解的東西,是咱們中國人的強項;但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總體來講是我們的弱項。)
因此,另一類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有效的運用英語以達到交流目的”的經驗和技巧
。中國人勇于理論而遜于實踐(為讀書而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尊”)。因為應用
技巧很強,這部分技能被國內學英語的人士長期忽略。或是因為接觸Native speakers有限,
難以得到“真經”,或是因為學英語追求“高、大、全式”英語的嗜好和國人好面子的心理
, 使大多數人樂于采用傳統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學習方法:對句子、語法和詞匯的執著偏愛
,甚于使用英語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實,語言只是一種工具,除非你以此作為職業,
否則它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用處,如果它不能為“交流目的”而服務的話。
讀書和自學對提高英語有幫助。但書的缺點,和自學一樣,沒有反饋,沒有雙向的交流
。理論上知道的事,實際做起來是不一樣的。尤其是語言,遵循“用進廢退”的原理。掌握
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創造條件和機會,同英語為母語或在國外生活過的人學習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談時,80%的信息來自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語音(inton
ation)and 語調(tone)。此外,對交流有效性的影響,還包括雙方交流的意向、談話的內
容、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有效運用等諸多因素,而絕不僅僅是句子、語法和詞匯。
因此,常常能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只有五、六千詞匯的秘書、助理,能用英語
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號稱三、五萬詞匯量的、手持六級英語證書的碩士、博士
,學了十年、二十幾年的英語,面對英語為母語的人,除了最簡單的幾句不痛不癢的所謂的
對話,有多少人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說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達自己的思
想了。
Chinglish則是指: 用漢語文化、思維和習慣等去套用“英語文化”,其結果是所學到的
、所謂的“流利的英語”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交流時,雙方因“文
化差異”在語言表達上的體現,無法相互理解和溝通!
不去了解和學習英語國家文化在交流、溝通運用上的體現,而只是套用本國的文化和習
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礙的原因。其后果和損害,遠遠大于因為發音、語法和句子的缺陷而
造成的損害。因為發音、語法和句子暫時不好,每個人都會表示理解,因為畢竟英語不是你
的母語,可以慢慢提高。但因為“文化沖突”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誤解,甚至有可能起到
和你要達到的目的相反的結果,毀掉了寶貴的發展機會!在一個人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考慮
到年齡、職業發展軌跡、客觀環境和條件等因素,人生真正的屬于你的機會只有二、三次而
已!
舉個例子來說明文化沖突:西方人在交談中講究“eye contact”,交談的雙方要注視對
方的雙眼,中國人對于“自己的兩眼直視對方的兩眼”的看法多半是:這樣"直勾勾地"盯
著別人不太禮貌。但西方人士卻認為:說話的一方“兩眼直視”表示自己
的誠意和坦白的胸懷,聽話的一方“兩眼直視”表示了自己對話題的興趣和對于對方的尊重
。
因此,西方人在見面時,配合著“eye cont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