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之華山論劍

英語培訓出版界有“南李陽、北張翔”之說,而這兩個人偏偏還是親兄弟, “征服”的英語單詞是“Conquer”,中文諧音“狂克”或“狂客”,這成了張翔的外號。
瘋狂自不必說是李陽的外號,一個“狂克”、一個“瘋狂”在海南的五指山發生了一場“華山論劍”。兩人都對英語培訓市場浮燥現狀有很多看法,只為賺錢而不負責任,不去真正研究有效的英語教學法簡直是“毀”人不倦!兩人交流都很坦誠,開誠布公。拋棄任何私心雜念和功利思想。李陽告訴了我們 “為什么瘋狂”、張翔告訴了我們“該掌握什么”,或許可以為我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些啟示。
論戰中“瘋狂”李陽說:“英語是要靠大聲朗讀、背誦句子練出來的。”
“狂客” 張翔反駁道:“念是一回事兒,說是另一回事兒。讀的是別人的東西,而說要靠把腦子里的東西表達出來,我思故我說嘛。”
“瘋狂”李陽說:“發音很重要。說話都南腔北調的,怎么交流?”
“狂客”張翔說:“英語不是用來欣賞的音樂。發音標準不標準并不重要。印度人發音很難聽,但在美國硅谷有一半軟件工程師是印度人。英語就是表情達義的工具而已。我們兩人發音地道好聽只是會使更多的學生崇拜一下罷了。”
“瘋狂”李陽說:“英語口語要靠一句中文、一句英文反復地練、大聲地背來提高。”
“狂客”張翔說:“中國人學英語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交流環境。念一句話、背一段文章形成不了對話。很多學生在自由交談時往往想不起來背過的對應語料。要么不知說什么、要么不知怎么說。”
“瘋狂”李陽說:“啞巴口語最根本的原因是怕羞、怕丟臉、不敢說。”
“狂客”張翔說:“怕羞根本就是怕說錯。不知道該怎么說。”
“瘋狂”李陽說:“造成‘中國式英語’的根源就是背的句子太少。”
“狂客” 張翔說:“英語單詞+漢語語序=中國式英語二合一主要是因為中國人不熟悉、不習慣英語思維表達模式。教學生用英語思維,培養語感,就能舉一反三,這是有效的捷徑。”
“瘋狂”李陽說:“重要的還是開口說。只要敢開口,越練越能說。我就是要激勵中國人建立信心、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從結結巴巴開始進行瘋狂三最訓練、再到脫口而出一句話、脫口而出一段話、直到脫口而出一篇講演稿。只有這樣,口語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狂客”張翔說:“不僅要開口,更需要開心。學生跟你開口說英語,可你一走,他又跟誰開口練呢?開口容易開心難。我現在嘗試以‘心理咨詢’的方式幫助學生發自內心敞開心扉。你幫他開口,我幫他開心。我設法讓口語初學者一開始就進入到‘心理咨詢’所特有的真正的交流溝通中來。這種口語訓練分成六級六個階段(該套叢書已由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于2003年3月出版,書名叫《掌握英語口語》):第一個階段:問答回應級,以‘心理咨詢’形式幫助學生學會用‘Yes’或‘No’來準確回應‘我是誰?’、‘我快樂嗎?’、‘我能行嗎?’、‘我在忙什么?’、‘我做過什么呢?’、‘我喜歡干什么?’等心理測驗。再給他設計不同的生活場景和多種表達句型,供他作簡單的一問一答模仿回答。效果很不錯。我認為口語從一開始就應該是對話,但不能是不經過大腦式的照本宣科,比如象‘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And you?’這樣毫不感情甚至毫無意義的問候語。”
“瘋狂”李陽問道:“你是怎么想出這么一種培訓方式的?”
“狂客”張翔說:“你記得咱倆當初研究扶忠漢的‘雙向式’英語學習法時我就對雙向交流產生了興趣,但扶忠漢只是把它簡單化或重復模仿,流于形式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專門研究了‘美國交流協會’的一些研究成果,再結合到心理咨詢和測試的形式,學生反響很踴躍。他們都樂于模擬‘咨詢’過程來模仿表達真正感興趣的話題。”
“瘋狂”李陽說:“困難就在于學生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表情達義。《英語900句》背得再滾瓜爛熟也不實用。很多中國人到美國后才發現自己在國內學了十年的詞,人家美國人不用,而美國人平時說的話在中國要么學不到、要么老師說是‘俚語’學了沒用。”
“狂客”張翔說:“實際上美國人就用不超過100個慣用詞就足以完成平時交流。比如“take”、“make” 、“get”等等。學會一個“take”,就能表達123個意思。這要比背多少個《英語900句》有用的多。所以當學生完成口語第一階段‘問答回應級’之后,就要用這些慣用語進行第二階段‘情景描述級’的訓練。我專門把這些慣用語搭配編成一組組對話訓練學生情景對話。比如說兩個人通過‘問答回應’認了交了朋友,就會聊到彼此感興趣的話題,比方說某場球賽、某部電影、某件事情等,這就需要進行情節描述……”
“瘋狂”李陽說:“最大的問題還是詞匯量。很多學生記的單詞不會用,只能認知,應付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題,卻并沒有掌握,達到活學活用。”
“狂客”張翔說:“現在的學生,別看整天都在背單詞,四、六級都過了,可以表達出來的單詞卻少得可憐。我拿教小孩的詞問他們:‘拍拍手(clap your hands)、彈彈指(snap your fingers)’怎么說?結果回答都是I don’t know。實際上,我已經在教學生學會表達描述性的詞匯,尤其是描述舞蹈、體育、游戲等動作動詞。比如讓他們描述‘著名球星羅馬里奧帶球過人、左腳腳跟輕扣球、傳給后面迅速插上的羅納爾多,羅納爾多接球后由右腳在球前快速晃動連做兩個假動作,再用右腳腳背把球挑過對方防守隊員,不待皮球落地便一腳臨空抽射,打入球門左上角。’這樣使用單詞又記得牢、又能豐富口語表達,可以脫口而出。另外,
我的學生還要學加、減、乘、除等算術、幾何邏輯思維表達詞匯和句式。經過這樣的訓練后,口語學習者才會真正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