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SAT考試剛結束,新一輪的戰火(六月)又將拉開帷幕。而語法部分向來是高分搶奪的重中之重。只要復習過SAT考試的同學都會知道,語法的常規考點非常簡單,例如主謂一致,平行結構,時態,形容詞副詞誤用,或者是比較級,相信大家已經將這些考點爛熟于心,也就是說,對于這部分,應該能在考試中游刃有余地。敏銳地解答出題目。而根據最近三次的考試筆者卻發現,SAT語法中的難題除了將句子出得比較長(句型比較花哨)或者是介詞難點之外,已經多次考了“詞匯”的用法(尤見于IDENTIFY THE ERROR 部分),筆者在此列舉幾題,望考生們在這個方面引起重視。
1. 形近詞混淆
請看2012年1月的考題:
Mary Whiton Calkins was an imminent (A) psychologist and philosopher whose(B) research focused on(C) such topics as (D)memory, consciousness, and dreams. No error(E)
在分析這倒題目的時候,大部分考生會發現,從語法的角度(比方從句,搭配,時態),我們不能發現任何問題,接著同學們就會選NO Error 選項。但英語功底扎實細心的同學其實會發現A選項存在問題。因為我們一般形容人“卓越,杰出”都是用eminent 這個詞,而題中的imminent 代表的卻是即將到來的意思,比方:Titanic is in imminent peril of being submerged. 所以,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應為A。(此題出現在IE題的最后一題。)
2. 搭配問題
又如2011.10月考題:
The figures cited (A)in the report do not collaborate (B) the author’s claim that small hospitals generally provide (C) better patient care than do (D) large ones. (E) NO ERROR
Collaborate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一般跟with sb.連用表示合作,協作或者通敵。或者跟on sth. 表示合作某事情。例如:She collaborated with her sister./ She and her sister collaborated on a biography of their father. 我們順便也可以記下它的名詞搭配,in collaboration with.
此外,這個詞現在放在題目中意思邏輯也不太通順。其實可以改成corroborate vt. (驗證,支持某種說法,信仰,理論),這樣在意思上也就順暢了。
除此之外,考生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做其余練習書的話,也會碰到相當部分的詞匯題。例如:
Perspective travelers to the islands are advised to start getting used to higher temperatures before beginning their trips. No Error
Perspective 作形容詞表示透視的,形容旅客怎么能是“透視的”呢?應該成prospective 就符合句子意思了。
3. 用詞簡潔度
請考生看2011年5月考題:
In 1912 the mayor of Tokyo gave thousands of cherry trees to the city of Washington, D.C., which holds the annual National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every year to commemorate this gift. No error
SAT語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間接原則”,也就是句子絕對不能寫得啰嗦。我們在句中發現annual和every year是同一個意思,因此必有一個是多余的(redundant)。
小結:
根據近幾次的考題我們已經清楚發現“詞匯”的考點(形近詞,搭配,簡潔性)在SAT語法中總會占有一些地位,雖然頻率不高,但是對于那些追求卓越,渴望SAT高分甚至滿分的同學來說,這些細節往往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分數的梯度差距亦體現在此。筆者建議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對考到的這些小詞進行系列總結,日積月累,定會收獲不淺。尤其是在背詞匯的時候(比如credulous和credible的區別,auditory和audible的差異,respectable和respectable的不同用法,等等)
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才能出奇制勝。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愿廣大考生把握細節,得償所愿,取得SAT完美高分。
作者新東方: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