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日表示,將啟動針對美國向中國出口肉雞和汽車產品的審查。此前,美國政府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中國此舉在兩國領導人擬進行的兩次會談前加劇了中美間一場貿易糾紛的緊張氣氛。
盡管中國的一些觀察人士說,總體而言,中美關系并未受到損害,但這些措施令人進一步擔憂,由于世界各國失業率的上升,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愈演愈烈。
奧巴馬政府上周五稱,將在未來三年中對中國產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美國政府稱,由于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大幅增加,決定引用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同意的一項規則。專家說,此舉可能會扼殺中國在此期間對美國的輪胎出口。
中國方面迅速做出了反應。周日,商務部表示將對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肉雞和汽車產品展開所謂的反傾銷審查。商務部稱,近期,商務部收到國內產業申請,反映上述產品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在中國境內傾銷。商務部否認此舉屬于保護主義。
商務部網站的聲明中稱,中國一貫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中國愿繼續與世界各國共同行動,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蘇。
這份聲明并不意味著將會實施制裁。聲明也未說明具體的時間或所涉及商品的具體類別。
選擇肉雞和汽車產品這兩個出口類別也顯示,中國的反應預計會是有節制的。這兩個領域一直是中美爭執的內容之一,雙方已經采取了貿易限制措施,因此新的行動對出口商的損害可能不會很大。由于美國封鎖了中國家禽的對美出口,作為報復,中國實際上也已封鎖了美國家禽的對華出口。今年初,中國提高了對進口汽車輪胎的關稅。
不過,周日的措施明顯顯示出中國的不滿。周末早些時候,國營媒體新華社在評論中說,美國的制裁是奧巴馬玩弄的政治花招,旨在換取工會對政府醫療改革計劃的支持。文章中說,貿易問題再次成為美國內政治角力的犧牲品,實在令世人遺憾。
與政府關系密切的人士說,中國將被迫對美國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商務部下屬一家研究機構的研究員梅新育說,中國過去一直不愿在貿易糾紛中采取反制措施,但這次不應該退縮了。
梅新育說,中國這次應該采取相當于報復措施的行動,如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他還說,中國應避免將問題訴諸WTO,因為此類投訴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他說,如果中國希望通過WTO解決糾紛,美國就實現了它的目的。
駐中國的外國商界領袖說,美國的決定幾乎是在邀請中國采取報復行動。在北京工作的美國律師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說,政治和貿易無法分開,但明顯的政治姿態會招致同樣的反應。我們可以預料,這種一報還一報的政治做法將會延續下去,并可能損害美國的商業利益。
不過,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企業表示,中國本身也在采取保護主義。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最近就發表了一份企業投訴,列舉了在華外企不斷惡化的經營環境。歐盟商會舉例說,中國最近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有時就傾向于國內制造商。
這次糾紛不太可能阻止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晚些時候在匹茲堡的經濟峰會上同奧巴馬會談。奧巴馬定于11月中旬訪問中國,討論經濟、氣候變化以及控制朝鮮核野心的問題。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說,中國官員一定會以某種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但這不會帶來嚴重后果。雙方誰也離不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