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生必定有其產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cherry 櫻桃
cherry原作cherries,源自法語cerise / cherise,后來人們把本不是復數名詞但聽起來像復數名詞的cherries誤作復數,從而去掉詞尾-s逆構出cherrie / cherry這一形式。類似的例子還有幾個,如本不是復數名詞的pease,buriels,sherris也被誤作復數名詞,并逆生出pea(豌豆),burial(埋葬),sherry(雪利酒)這樣的單數形式??闪硪环矫妫行┰~本是復數名詞,卻被誤作單數詞使用,如chess(國際象棋),invoice(發票),truce(停戰協定)等。 cinchona 金雞納樹(皮) ( sing-KOH-nuh, sin-CHOH- )
該詞的由來可追溯到17世紀。約在1639年,西班牙駐秘魯總督Chinchon伯爵夫人(約1590-1647)感染了我們今天稱之為瘧疾的熱帶病,歐洲來的醫生對此束手無策。秘魯印第安人送來了當地一種常綠樹樹皮弄成的粉末,她服用后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以后Chinchon伯爵夫人將這種樹皮引進歐洲。最初人們稱之為Countess bark或Peruvian bark。到了18世紀,瑞典博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為了紀念伯爵夫人將此物正式命名為cinchona。照理應作chinchona,是林奈誤拼了。盡管也有人拼作chinchona,但一般仍多作cinchona,漢語名可能是此拉丁名之音譯。從cinchona中提取的quinine(奎寧)是自cinchona引入西方醫學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這近三百年間唯一的抗瘧特效藥。quinine一詞是由quin(a)加后綴-ine構成,quina原是西班牙語,意為bark of cinchona(金雞納樹皮),源于秘魯印第安語quinaqu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