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講解:
1. go for it
放手向前;盡力爭取;試一試;
eg. When she heard about the chance for promotion, she decided to go for it.
當她聽到升遷的機會時,她決定冒險一試。
eg. Everyone had advised me not to do it but I decided to take the chance and go for it.
所有人都建議我不要這么做,但我決定抓住機會。
2. make sense
可以理解;講得通;有道理,合乎情理
eg. His argument does not make sense.
他的爭論沒有意義。
eg. It all makes sense now.
現在就都講得通了。
3. convince sb. to do sth.
說服;勸服某人做某事;
eg. That weekend in Plattsburgh, he convinced her to go ahead and marry Bud.
在普拉茨堡的那個周末,他說服她嫁給巴德。
eg. I've been trying to convince him to see a doctor.
我一直勸他去看病。
4. give it a shot
嘗試,試一下;
eg. I didn't think I had much chance of winning the race, but I thought I'd give it a shot.
我覺得我沒有機會贏得比賽,但我覺得我應該試一下。
eg. Give it a shot! You'll never know.
試試看啊!沒試怎么會知道!
5. regret doing sth.
后悔做某事;
eg. However much you regret doing that, there nothing you can do about it now.
無論你可能多么懊悔你曾經做過的事,現在也無濟于事了。
eg. I don't regret telling her what I thought even if it might have upset her.
我不后悔告訴她我的想法即使這可能會使他失望。
6. be proud of
為……感到驕傲,自豪;
eg. He was proud of having such a good friend.
他為有這樣的好朋友而自豪。
eg. She must be very proud of herself.
她一定非常自豪。
名人簡介:
成就及榮譽
杰夫·貝佐斯榮登1999時代年度風云人物
杰夫·貝佐斯榮登1999時代年度風云人物
1999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互聯網時代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Business 2.0》雜志2007年商業世界50強排名出爐杰夫·貝佐斯名列12
2007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杰夫·貝佐斯以44億美元位列第188
200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杰夫·貝佐斯以82億美元位列第110
200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杰夫·貝佐斯以68億美元位列第68
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杰夫·貝佐斯以123億美元位列第43
2012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杰夫·貝佐斯以184億美元位列第26
管理哲學
1.寫下新創意
在亞馬遜,高管會議一開始并不是電話會議或PowerPoint文稿演示,而是閱讀,大量閱讀。據《財富》雜志報道,貝佐斯說集體閱讀有助于保證團隊的注意力不會被分散。對于高管來說,更關鍵的則是寫作備忘錄的技能。他說:“寫出完整句子的難度更大。它們有動詞。段落又有主題句。如果沒有清晰的思路,你根本無法寫出一篇長達六頁、敘事結構的備忘錄。”
正如創業者、作家本·卡斯諾查(Ben Casnocha)所言,當你在講話時,觀眾很容易就能填補你創意的空白,讓你易于掩飾細節錯誤。貝佐斯通過要求團隊成員將一切記下來,就能讓他們全面考慮一個創意的每個細節,令其在未來的幾年里更經得起考驗。
2.讓團隊成員成為企業主人
相比硅谷其他傳科技巨頭高薪酬高福利的員工激勵手段,亞馬遜更推崇“精益經營”模式。它不向員工提供免費的午餐,相反,會將薪水壓得很低,甚至有傳言亞馬遜曾將門板當作辦公桌使用,而非價格高昂的現代化辦公工具。但這并不意味著亞馬遜員工報酬不豐厚。
亞馬遜更喜歡用期權而非現金激勵員工。貝佐斯在1997年致股東的信中稱:“我們很清楚,亞馬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能否吸引和留住員工,每一名員工都希望成為主人,因此就應該讓他們成為主人。”
3.遵循“兩個披薩原則”
貝佐斯堅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自滿情緒。《華爾街日報》曾經報道,一位亞馬遜前高管回憶說,在一次活動上,有幾位經理建議員工應該加強交流,但貝佐斯站起來說,“不行,交流是可怕的!”
相反,貝佐斯主張企業應該實行分散管理,甚至陷入無組織狀態也無關緊要,只有在這種氛圍下,獨立思考才能在與集體意見的較量中占得上風。他認為,要讓團隊盡可能的小,同時適度限制員工之間的交流。貝佐斯說,他對“兩個披薩原則”推崇備至:如果兩個披薩都喂不飽一個團隊,那說明它太大了。
4.專門拿出時間來思考未來
《連線》雜志在1999年一篇有關貝佐斯的人物專訪中披露,他每周都會預留出兩天時間來暢想生活,尋找新的創意。有時,他只是上上網,或者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5.對長遠目標例行“簽到”
《連線》雜志在1999年的報道中還談到,貝佐斯每個季度都會與助手會面,評估后者在12個預選計劃上的進展。貝佐斯這樣做主要是希望通過檢驗自己在過去三個月中的成績,保證每天不會虛度光陰。這種簽到式的做法有助于確保他始終堅持長遠目標,同時注意力又不會被新的、稍縱即逝的創意所分散。
6.逆向工作法
在創立以后的近二十年里,從線上銷售圖書起家的亞馬遜,不斷進軍音樂、云存儲、內容制作等新領域,這些嘗試看似隨意,實則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一切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這種“逆向工作法”(Work backwards)模式不同于“技能導向法”(skills-forward),在后一種做法中,個人或企業往往會根據現有的技術和能力來決定下一步動作。
貝佐斯在2008年致股東的一封信中寫道:“最終,現有的技能都將過時。‘逆向工作法’要求我們必須探索新技能并加以磨練,永遠不會在意邁出第一步時的那種不適與尷尬。”
貝佐斯還將這種邏輯應用到他的個人生活中,每當他不得不做出重大決策時,他常常會以這種方式來思考問題,假設自己80歲高齡時,對這種選擇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貝佐斯告訴《連線》雜志,當他在考慮是否辭職創辦亞馬遜時,害怕因錯失互聯網機遇而后悔不已的心理最終促使他做出了抉擇:“我會對離開華爾街后悔嗎?不會。我會對因為沒有抓住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好機遇而后悔嗎?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