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每一個事物的產(chǎn)生必定有其產(chǎn)生的根源,并非憑空而降。
Esperanto 世界語
有人用“S不難讀”或“S不難懂”作為Esperanto的諧音來記憶這個詞,雖然讀音不準,倒確實能幫助記憶。
1887年7月14日,波蘭醫(yī)生及語言家柴門霍夫博士(Dr. Zamenhof)宣布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種國際輔助語言,即世界語。這位精通12種語言的專家是用“Dr. Esperanto”這個筆名發(fā)表文章的,Esperanto的詞義是“希望者”,于是這種語言就被叫做Esperanto Language,或Esperanto。
從目前的情況看,Esperanto成為真正的“世界語”的“希望”并不大,當前世界僅約有一百萬人使用這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