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年全年的考題中,大部分sat寫作考題針對獨立思考一類話題頻繁出題。那么很多同學會說是不是下一年度里,獨立思考不再是sat寫作考試的重點了呢?那么今天我來談談satsat寫作歷年的出題形式以及答題要點。
sat寫作考試重點是什么?針對過去一段時間的教學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sat寫作的備考過程中,更多的去關注例子的萬能性和寫作的字數,過度挖空心思去找一些比較萬能的人物,而在考試的時候只得了8分或者9分。事實上,大部分學生的例子都能夠滿足考試的要求,如果運用得當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成績,那為什么每個人最后的成績卻各不相同呢?問題在于每個人在準備的過程中忽略了論證的環節,在說理的過程中,忽略了自己的立場也就是例子能夠體現可行性的地方。所以建議學生在準備sat 寫作的初期,要更多的去關注自己對論題的分析,把復習的重點放到分析話題上來,每天至少練習分析10篇sat過去的題目,針對問題的兩個對立面進行有效的討論。這樣進行一段時期,能夠保證在考場上有效合理分析話題,找準出題點,并選擇適當例子。
其次,怎樣的例子才是適合sat作文的例子呢?很多人認為,只要話題說得準,無論哪個國家,哪個年代都是好例子。但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例子的內容是有好壞之分的。去看北美和亞洲的考題,就不難發現,亞洲的考題和北美的考題是有很大區別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因為sat寫作考題與美國人當代價值觀是息息相關的,大部分考試題目用比較新的美國大片都能證明;比如,前一陣的《云圖》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挑戰權威,同性戀歧視,物種歧視等,再比如說《瘋狂原始人》講的就是人們應該勇于嘗試新的事物,社會的進步就是來源于新的想法和觀點。所以,為了更好的解釋這些復雜深奧的價值觀,我們需要與時俱進。舉個例子,對于科技話題,人們在過去例子的搜集準備過程中,經常會延用早期GRE大神們所用過的愛迪生,伏特汽車,以及比爾蓋茨之類的科技例子。而這些例子不是說它們使用頻率過多不能用,更多的是因為這些例子過于久遠,不能有效地解釋當代價值觀的趨向.隨著21世紀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我們不難發現,科技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規模化,產業化的流水線,更多的是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谷歌眼鏡,3D打印機,民間航天這些才是真正體現當代科技的方向。所以,考場上過多延用過去的俗套是很難得到10分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