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任期
1940年總統競選初期,羅斯福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擴軍備戰方面,在羅斯福的影響下,國會批準陸海軍的擴充,伯克一沃茲沃思選征兵役法得到通過。9月2日,羅斯福與英國簽署協定,將50艘驅逐艦轉讓給英國,英國則將部分海軍基地租借給美國。此項協定意味著正式中立的結束,標志著美國有限參戰的開始。1940年7月,當民主黨人在芝加哥舉行總統提名會議時,代表們仍不清楚羅斯福是否會尋求從華盛頓總統以來就沒有先例的第三個任期。對此,羅斯福玩了一個小小的把戲。他通過參議員艾爾本·巴克利向提名會議發表聲明,宣布他沒有再任下一屆總統的愿望和目的,并敦促代表們選舉他們中意的無論什么人,然而又通過參議員利斯特·希爾把自己的名字列到提名名單上。
然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爾基卻大肆發難:"選舉羅斯福就意味著把他們的兒子、兄弟和情人送進墳墓。"大會開始醞釀投票。當寫有羅斯福作為候選人的名單提交給大會的時候,整個會場亂作一團,代表們以噓聲和喝倒彩聲表示強烈反對。羅斯福被迫改變策略,向選民保證他是主張和平的,甚至不惜許下諾言:"你們的孩子不會被送去參加任何外國的戰爭……我們防御的目的就是防御。羅斯福夫人立時從紐約飛往芝加哥,在會內會外發表講話,從而很快改變了會場氣氛。她說:“現在不是通常時期,而是戰爭迫近的非常時期,除了我們可以為整個國家利益做些什么這樣的問題之外,我們不應為其他任何問題而進行爭吵。”羅斯福夫人的話打動了代表們的心。當晚的報紙上都在顯著位置刊登了羅斯福夫人的講話,選民們的情緒也一下子倒向了羅斯福。
當時由于世界戰爭頻繁,為保證美國對外政策的一致性,美國人特別是孤立主義者不贊成領導人中途易人,所以55%的選民還是選擇了羅斯福。因此羅斯福終于打破了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總統確立的傳統,第三次當選為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