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任期
第一個任期
1932年總統競選是在嚴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進行的。1932年11月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提出了實行“新政”和振興經濟的綱領。政敵們常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這是羅斯福終生都不得不與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首次參加競選他就通過發言人告訴人們:“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并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后滾翻。他干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依靠這樣的堅忍和樂觀,羅斯福終于在1933年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
在羅斯福首次履任總統的1933年初,正值經濟大蕭條的風暴席卷美國的時候,到處是失業、破產、倒閉、暴跌,到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羅斯福卻表現出一種壓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職時發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說,告訴人們:我們惟一害怕的就是恐懼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在1933年3月4日那個陰冷的下午,新總統的決心和輕松愉快的樂觀態度,“點燃了舉國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提出了旨在實現國家復興和對外睦鄰友好的施政方針。羅斯福入住白宮后,對內積極推行以救濟、改革和復興為主要內容的“羅斯福新政”。“新政”拋棄了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實行赤字財政,大力發展公共事業來刺激經濟。為了推行新政,羅斯福將一批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律師、專家與學者組成智囊團,征詢方針政策問題;通過"爐邊談話"方式,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與反對新政的最高法院進行堅決的斗爭并成功地改組最高法院。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美國國會應羅斯福總統之請召開特別會議。羅斯福先后提出各種咨文,督促和指導國會的立法工作。國會則以驚人的速度先后通過《緊急銀行法》、《聯邦緊急救濟法》、《農業調整法》、《工業復興法》、《田納西河流域管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