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校第一次小升初招生,沒有題型可參考,大家基本屬于裸考,考完之后,考生跟家長談的最多的題目是“黃鶴樓”題,題目大概為“黃鶴樓位于中國哪個省”。對大人來說,這個題肯定沒有難度,但對于孩子來說,說有難度有難度,說沒難度也沒難度。
我分析這道題,不是地理題,而是古詩題。孩子知道黃鶴樓,肯定來源于兩首詩,一是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是崔顥的《黃鶴樓》;李白詩的名句是“唯見長江天際流”,說明黃鶴樓一定在長江上;而崔顥詩里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指的則就是武漢,考生如果有這樣的分析,可以答出湖北。
如果老師、家長講解黃鶴樓這首詩,順便說,黃鶴樓在武漢在湖北,孩子可能就有印象了,就怕老師家長就是讓孩子背古詩,但根本不講解古詩;就是說,只要語文基礎好的廣州孩子,基本都能背下李白和崔顥的黃鶴樓名句,但從昨天的考試看來,大部分孩子都沒能答對這首詩,說明我們的教育還是為了背而背,而忽視了古詩背后的知識點。
華附和廣外或者17校聯考招生考試的古詩題都偏難,今年華附古詩考題包括李白的《行路難》、趙翼的《論詩》、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孟浩然《宿建德江》、韋應物《滁州西澗》,各位家長看看,我們自己都不見得會背,別說孩子了。同時,現在考的不是背誦而是理解;所以最后的17校沖刺,家長和孩子復習古詩時不要遺漏了詩歌之外的其他知識點。比如杜甫的“花重錦官城”指的是現代哪個城市這類的等等,強調背誦,古詩及相關的知識題不一定拿到好的分數啊。
這篇為本人舊文,今天再做些補充:
1、小四小五家長一定要重視古詩,現在準備一點不晚。古詩為小升初語文考試必考點,分值比較大,華附為13分,廣外近10分,17校聯考相關題型也近10分;有些家長說丟一分兩分沒啥,建議家長不要有這種心態,還是要做到每分必爭,今年廣外近五十名考生分數是155,就差1分落選面試名單;每年17校聯考差1分2分落選某校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按照金字塔原理,壓線附近分段還是考生集中區啊,可能多得1分2分就沖出重圍了。
2、學習古詩最好的選本是《小學生必背古詩160首》,學完這本,孩子得大部分的古詩分沒有問題;其他古詩就看家長怎么輔導孩子了,今年廣外考題杜甫的《八陣圖》,華附趙翼的《論詩》不在這個選本中,但其他古詩都在的。
3、不要覺得背古詩有壓力,古詩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今日學好,受益終生。今年廣東高考兩道古詩填空分別是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小學生必背古詩160首》均有收錄,所以,多背誦些古詩,不僅小升初有用,而且會讓孩子受益到中考和高考,受益到初中高中階段的每一次語文考試中,小學背誦的這些古詩,中學考試還會考得到,現在不背,早晚也要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