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ony 極度痛苦
古希臘人每有慶祝活動總愛舉行希臘語稱之為agon的有獎競技比賽,而此類獎總是要經過艱難的搏斗才能爭得。他們又根據agon造出agonia一詞來表示“艱難的搏斗",該詞以后轉指“極度痛苦”。古羅馬人從希臘語借用了這兩個詞,并且保留了原義。英語agony一詞即源于此.14世紀時英格蘭神學家、宗教改革先驅者之一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30—1384)在翻譯《圣經》時首次將它用于英語。《圣經》中有一段是描述耶穌在客西馬尼花園(Garden of Gethsemane)蒙難時所遭受的精神上的極度痛苦。威克里夫也將agony用于“極度痛苦”一義,此義一直用至今日.1863年英國的《諧趣雜志》(Fun)首次設了一個名為agony column的廣告欄,登載尋人、尋物、離婚等啟事,其作用相當于personal column,漢譯可作“私事廣告欄"。另一個詞antagonize(使對抗,招怨)及其派生詞antagonism(對抗),antagonist(對手),protagonist(主人公)等也源自希臘語agon,其詞根就是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