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并不是知道了托福聽寫的方法之后,一切就都結束了。這就像是我們都知道取經的路,要一步一步向前走。
1 “我只聽那些不認識的就好了”:聽上去這句話十分有道理,但是細一想,馬上發現了問題,其實聽寫這事,大的來說,目的只有1個,就是將單詞與正確的發音連接起來,但是小的來說,其實是有2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將那些不知道怎么發音的單詞,與正確的發音連接起來,比如phenomenon這個單詞,我們不知道怎么發音,那么在聽寫的時候,我自然也就聽不出來,這里的phenomenon就是標題里所提到的,不認識的那些詞,這個自然是要通過聽寫這種方式來解決的。
但是還有第二種情況,就是我們本來記下的發音就是錯的,比如說and這個詞,當你沒做過聽寫的時候,你其實是不會分出來know this與notice這兩個之間發音的區別的,換句話說,本來原文是notice,但是你很有可能很自信的人為你自己聽到的是know this,這個時候雖然你錯了,但是你自己并不知道。因此,自然也就得不到矯正。這就是為什么,不能只去聽那些不認識的詞,因為如果只聽那些不認識的詞,那么你頭腦中錯誤的發音,就得不到矯正。
2 “聽寫提升的太慢了”:聽寫真的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基本上來說,我們往往認為3天見效的事情,才是一個可以接受的事情,但是現實情況是,聽寫這事,有長有短,長則1個月,短則也要1周才能看到十分明顯的效果,但是很遺憾,絕大多數的考友們,是沒有這樣的興趣的。因此,請各位正在準備考試自己聽寫大冒險的考友們注意,你的冒險很有可能要花費至少1周,多則1個月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請各位多準備點干糧。
3 “聽寫過后,成績馬上就會提升”:看上去確實應該如這句話所說,既然聽寫過后自己的實力提升了,那么成績自然該有相應的提升,但是很遺憾,聽寫1個月之后,你會發現你的聽寫的錯誤率急劇降低,但是做題的正確率卻沒有太多改變,當然,這個時候一個自然的反應就是質疑聽寫是否有用,但是其實聽寫這事初期只是讓你達到了“知道”的程度,但是托福考試要的是“熟練”,換句話說,聽寫只能讓你會騎自行車,但是托福考試是要求你參加環法自行車賽,因此,如果想在托福考試當中取得好成績,你的聽寫就要繼續的練,直到只花很短的時間比如說20分鐘,就可以把1分鐘的材料全都聽寫完。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誤區呢?其實很多方法是大而無形的。比如說泛聽有沒有用?很多人說沒用,但是如果24小時的一段材料,你聽一年,同樣會發現功力大漲。精聽都說有用,但是你如果僅聽1次,那么就什么作用都沒有。其實,說到底還是耐力或者說堅持,決定了最后的成敗與否,但是這并不能成為我們接受低效的借口,在提高聽力的路上,我們一路前行,最快的路往往只有一條,接下來,請拿好釘耙,我們又該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