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表達了”我吃”之后,你才有能力去表達”什么時間,怎么樣的我,如何吃,吃怎么樣的飯.”這就是形容詞副詞連詞的作用了,看吧,其實撇開這些累贅修飾,在意思表達上其實并無分別.
經常有一些剛從國內大學畢業的朋友,剛來國外的時候學的最好的就是形容詞副詞,把一句很簡單的句子說的連老外都聽不懂.但是,卻連去KFC或者麥當勞里的菜譜都不會看,說不了.能把選擇題之類的東西做個滿分,卻無法寫出一篇像樣的論文,說到寫英文的日記,甚至還不如一個新加坡小學生.
只能感嘆國內應試教育出來的結果實在是害人不淺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大家可以現在看看自己的周圍,有幾個人可以不用字典把家里所有的家用電器,洗衣機,電冰箱,電腦,風扇,鼠標,大廚,柜子,盤子,碗碟,筷子,香水,門簾,窗戶,澡盆,水籠頭,床單,被套,插座,抽屜,西瓜,芒果,菜刀....用英文說出來寫出來?
對于那些想學好英文,又不知道從何下手的朋友,這就是英文呀,這就是老外用的最多的英文.你如果能把這些單詞學好了,基本英語已經學成一小半了.
生活中到處充斥著英文,國內的朋友卻經常抱怨沒有語言的環境,但是為什么不給自己創造一個語言環境呢?比如在地鐵的時候,有多少人愿意抬頭看一下那些英文notice?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想想”老弱病殘孕”怎么說?”讓坐”怎么說?又有多少人習慣在KFC麥當勞記英文的菜譜?
為什么要去買那些昂貴又不實際的英語學習方法,成語諺語翻譯?為什么不從最生活化的地方入手呢?
當英語成為一種與你生活相關的又快樂的東西,我相信,每個人都能不自覺地就學好英語,當你看到桌子,腦子里跳出來的不是中文,而是table的時候,可以說,英語的基礎已經基本打下了.
學習任何一種東西,不管是英語還是日語法語意大利語,那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技能,不是要去成為莎士比亞,而是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國外農民.
你能這么想,那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