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中國
come here. i need affection. 來這 我需要愛
中國使用“China”這個英文名稱始于1912年,可是西方人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知這個東亞國家的名稱了。據有關專家經過多年的探索和考證,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一詞的詞源,最早來源于公元前10世紀(有的學者提出是公元前5世紀和公元前15 世紀)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出現的“Cina”一詞;在公元前4世紀的古印度喬胝厘耶的《政事論》中,也曾提到過“Cina”;公元前5到4世紀的波斯贊美弗爾瓦丁神的詩中也曾出現過“Cina”;《舊約全書》中也有關于“Sinoa ”的記述。
對于“China”這一名稱的來源和詞義,在學術界一直是眾說紛紜、各執其詞,目前所見到的幾種說法是:“瓷”、“秦”、“茶”、“絲”、“粳”和“苗語”說。
b.u.r.m.a. 緬甸
between us, remember me always. 你我之間,常常記得我
緬甸:Myanmar/Burma
中國古稱:撣國 / 驃國 / 蒲甘
來源:撣國,驃國,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對它的稱呼。公元1106年,緬使隨大理使節到宋,宋鑒于緬甸山川遙遠,道路阻隔,因此稱為“緬”,又因中緬邊區一帶稱山間谷地為“甸”,“緬甸”即其合稱。